周忠菲:蔡英文“柔性台独”的欺骗性

2015-11-20 10:03:54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摘要:蔡英文执政后,如果低估其“柔性台独”的危险性、欺骗性,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损害。由于台湾社会的两极分化相对不明显,未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因此,“柔性台独”的欺骗性一时难以被识破。

  海外网11月20日电 据华广网报道,面对2016年民进党可能上台执政,目前民进党一些智囊人士发出信号:一是鼓噪“蔡主席与习主席,将有7年的共事时间”;二是宣扬民进党执政后,大陆“将仿效2000年陈水扁执政时期”,执行对民进党“听其言,观其行”的政策。言下之意是,蔡英文上任后,在“坚持不提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发展两岸关系”。这些人士借机提出“希望大陆支持民进党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参加TPP和RECP,释出更多善意”。显然,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包装蔡英文的“柔性台独”服务,试图将其进攻性掩饰起来。

  一、“柔性台独”的欺骗性

  其实,当前两岸关系相关的国际背景完全不同于2000年时——两岸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完全不同于2008年——两岸经济的持续发展,共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仔细观察,当前国际背景中,最大的变化是出现美日联手,企图在亚太地区遏制大陆,阻碍中国发展的现象。这一事实与民进党智囊人士列举的“类比”恰恰相反。

  2010年以来,美国认为,中国国力的提升及中国经济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衔作用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秩序的重组,冲击亚太安全格局。自2011年起,美国对日本采取“松绑”政策,加强美日同盟,试图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形成“合纵”态势,应对中国与亚太新兴国家形成的“连横”战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和日本的右翼势力多次提出了冒险启用台湾“安全阀”作用的种种建议,并多次试图挑起两岸关系紧张。

  从两岸成功举行“习马会”后,民进党焦躁不安,从蔡英文短暂观望后的 “激烈反弹”现象看,民进党不放弃在中美战略关系中“扮演挑衅者”的野心。蔡英文执政后,如果低估其“柔性台独”的危险性、欺骗性,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损害。

  二、 “柔性台独”的“进攻性”

  目前,蔡英文“柔性台独”的特征,表现为“坚持台独党纲”,以及“不提九二共识”。可见其两岸政策的实质,是半公开地推行“一中一台”。如前所述,美日正在合谋企图遏制中国。因此,在“美主日从”的亚太格局中,蔡英文的“一中一台”路线具有维护美日利益的功能,即为美国“防止在2025年前,世界舞台上出现以新兴国家为首的一系列重要行为体”的全球战略(见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25年前全球发展趋势》文件)服务。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拥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执政后,“柔性台独”将具有强烈的“进攻性”。

  “柔性台独”为掩盖其“进攻性”,采取了许多“包装”手法。除蔡英文以民进党主席和民进党参选人身份,不断高调释放“维持现状”的信号外,最典型的政策设计是民进党分兵两路,通过李登辉等“深绿”势力,对“柔性台独”的“维持现状”路线进行“护盘”。为蔡英文营造“温和”、“低调”、“不与大陆对抗”等形象。这种手段在美国对民进党派系的选择上发挥了影响。“两害相衡全其轻”,美国最终选择了蔡英文。这也是美国影响台湾“大选”的例证。

  三、冷静对待“柔性台独”的“社会动员”能力

  由于台湾社会的两极分化相对不明显,未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因此,“柔性台独”的欺骗性一时难以被识破。这使得民进党在政治上得以利用民众对“本土的认同”,制造“与中国的对立”,混淆视听,在台湾内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动员”能力。冷静分析,经济的停滞,民众对国民党权贵的不满,构成了民进党进一步强化“社会动员能力”的基础,例如“太阳花运动”。所以,民进党上台,并不意味台湾老百姓支持“台独”,老百姓的心态大部分还是“政党轮流坐庄”。

  要看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经根深叶茂,两岸经济已经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经惠及两岸众多百姓。这是民进党上台必须面的事实,也是节制“台独”分裂势力最大的力量。

  可以设想,在2016年蔡英文当选前,不论她以何种方式“表达”其大陆政策,其目的都是继续拉抬民进党“柔性台独”势力,继续扩大所谓“社会力量支持民进党的效应”。这些手法,一时可以蒙蔽老百姓,但终究难以掩饰民进党已经沦为美日亚太安全战略“鹰犬”的实质。也提示两岸人民,警惕“柔性台独”所具有的“尝试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现状的“能力”。

  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两岸经济差距的缩小,以及交流的频繁。台湾人民已感受到两岸融合带来的种种利益。两岸反分裂、主融合的主流民意将越来越强大,“柔性台独”不可能持久。(本文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欢迎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gangtaiqianghktw),有更多相关解读。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