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也是经济保卫战

——“深改两周年”系列解读(四)

2015-11-25 06:57:40来源:海外网
字号:

6844f0d3fd7f71a7d26e03b0e8eda891_副本_副本.jpg

中央政治局又开会了,而这次的会议关系到中国7000万人的命运。

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持下,审议通过了关于脱贫攻坚战、党校工作、国企巡视的若干文件。其中,《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最受关注。

中央在当前时点,专门在政治局会议上研究扶贫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这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决定的。所谓“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小康”的区别在于: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37年后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执政党已经准备兑现自己的庄严承诺,逐步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稳步迈进。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全面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力保作为一种现象的贫困,永远离开这片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非易事。

同时,打响扶贫攻坚战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针强心剂。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的阵痛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使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困难,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为了避免经济增速下降过多带来的紊乱,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进行经济刺激。但对中国而言,过去那种“大修大建”、以常规基建投资推动增长的做法对经济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需要新的思路。

扶贫开发,是通过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社会保障等方式,帮助目前处于经济边缘地位的人群摆脱贫困,重新焕发地区经济活力。在此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将最终转化为国内需求,而一部分贫困人口在“输血”后自我“造血”,也能转化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贡献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会议公告说,扶贫开发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困难中往往蕴含着机遇。上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以政府的力量对处于困境中的社会成员进行救济,不仅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稳定,也促使跌入谷底的经济复苏,为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社会福利基础。凯恩斯主义“新政”的良好效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中国经济正处在重要的十字关头,以往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渐显颓态,需要启动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此前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包括近期提出的“供给侧改革”,都有这方面的作用。而扶贫开发,在实现“全面小康”这一伟大理想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启动消费“组合拳”中的最新一式,为中国经济回暖再添助力。(文/王少喆)


海外网“深改两周年”系列解读】

深改“战役”两年,攻克哪些难关?

三年召开18次会议 中央深改组透露啥信号? 

反腐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了吗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