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在短时间提升人气是好事,但不少明星在电视剧或综艺节目中频频刷脸,明显陷入过度消费的怪圈。不少观众都认为,明星这样会透支自己的艺术生命,也会扰乱观众的审美情趣。
胡歌主演的电视剧《大好时光》刚刚收官,虽然该剧整体制作尚可,网台双线的收视率和点击量都飘红,但就口碑和话题度而言,都比胡歌之前的两部戏《伪装者》和《琅琊榜》平淡了很多。许多网友说:“演员选戏还是要谨慎,不能抹不开情面。”
除了胡歌之外,还有一些被动过度消费的屏霸,比如刘恺威占据了上半年的档期,《两生花》《抓住彩虹的男人》《风云天地》《你是我的姐妹》等至少连续四部大戏轮番轰炸眼球,可是每一次都是霸道总裁,被批缺乏新鲜度。
还有王凯,《伪装者》和《琅琊榜》之后,他的《他来了请闭眼》正在热播,但演技上并没有太大突破。
李晨在参加“跑男”之外,还参与了《挑战者联盟》,且两档节目都在周末播出,导致许多网友表示不满,“你在两个节目里没什么变化,都腻了,还和范冰冰不停秀恩爱,请适可而止。”
不过,圈中也有好多演员一直拒绝过度消费。
张嘉译多次被邀请加盟《爸爸去哪儿》,但始终拒绝:“我属于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潮流,我都跟不上,再说平时拍戏多了,我还是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靳东最近人气旺到不行,却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我觉得一般情况下,我是接受不了真人秀的。因为我并不希望别人了解生活中的我,就戏论戏,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霍建华说自己会看真人秀,但认为演员应该保持一点神秘性,况且自己的生活很无趣,所以从不考虑真人秀。
娱眼旁观
这样红伤名
胡歌、邓超、李晨等一系列过度消费的明星名单上,还可以罗列更长。或许可以说,谁在这个名单上,就可以证明谁很红,但是,大家也不免感叹:他还能红多久?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明星过度消费有原因。从主观上说,明星“各领风骚三五年”,常青树不多,而且想红起来很难,如有幸走红,就想把走红效应扩大到极致,能多演就尽量多演,谁知道自己还能红几天?所以也就只好趁着这个时间赶紧多捞钱,一旦人气下降、年老色衰,只有后悔莫及了。
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观众都有凑热闹的追捧心理,哪个明星火了就都会去追,以为他全都是好的,各个制作方、电视台都深知观众心理,更是对他趋之若鹜,给出诸多邀请、合同。
可是,对明星来说,艺术是有规律的,“过度消费”必然会掏空自己,江郎才尽,甚至露馅、出丑,如果不及时学习、调整、休息,“星路”还能走多久,就是大疑问了。所以,有理智、有远见的明星,在这股潮流中应该有所反思、适可而止。(曾俊)
(来源:新商报)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