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监狱生活:优越感犹存喜欢被称呼入狱前官衔

2015-12-23 09:44:44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字号:
摘要:虽然这些职务犯们很渴望见到家人,但监狱并没有为此特别安排他们多点与家人会见的机会。在各类犯人中,职务犯们最思念、依恋家人,他们入狱后与家人关系破裂的也很少。妻子努力工作养家,而苏某也静下心来改造,“刚进来时有高血压,现在药都不用吃了”。

  案例

  有人因刑期漫长想轻生 有人稳定情绪写回忆录

  身份转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是不少职务犯很难越过的一道坎。温锦环告诉记者,相比其他犯人,职务犯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他们原本身居高位要职,处处被人尊敬,入狱后身败名裂,无疑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常常陷入无助、孤独、痛苦的焦虑情绪中,加上职务犯刑期漫长,有的甚至有轻生念头。

  温锦环举例说,一名曾任广东省某行政机关处长的职务犯就是这样,因为要坐20年牢,刚入狱时他就非常悲观,总想着要自杀。

  年逾50的郑某原是茂名市某局局长。茂名官场窝案爆发之后,郑某牵涉其中,最终获刑11年,但他因身体原因得以监外执行。2015年1月,在外服刑3年的郑某被勒令收监,来到阳江监狱。

  郑某的高血压达到3级,且患有重型糖尿病,已有眼睛重影等并发症。入监以后,郑某觉得很苦闷,再加上父母身体不好,先后手术,妻子也生病住院,郑某的思想压力一度到顶……“刚进来血压一直很高,很不舒服,担心自己没命活到出去……”

  其实,对于监狱内的情形,郑某早有所了解。

  “进来前,我就知道职务犯没什么特殊的。”郑某表示,在监外的时候,就曾在电视上看到采访茂名市前市委书记罗荫国,看他和普通服刑人员一样穿着囚服,在监狱车间做工,做拉线灯管,就知道再位高权重,进了监狱也都是一样的。如今,郑某进了来,他每天要做的也是拉线灯管,一天能做3000多个。

  因为眼睛不太好使,郑某平常不太敢看书,大部分时间用来写回忆录。“写我的风雨人生。”他告诉记者,在监外执行时已经写了前两卷,有3万字,分别是求学和仕途,接下来打算完成后面的部分。

  如今,在稳定的治疗和监狱干警的宽慰之下,郑某的情绪已经大大稳定。他时常而儿子们写信,嘱咐他们做好工作。

责编:宋胜男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