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北京治霾是“治标不治本”么?

2015-12-23 06:36:58来源:海外网
字号:

u=2370353970,1436431662&fm=21&gp=0_副本.jpg

战胜雾霾

【解码哥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解码哥“拜读”国外媒体时,常常有这样的感觉。

英国《卫报》网站20日刊文,报道了北京正在实施的第二次雾霾红色预警,并认为中国政府面临着经济增长和遏制污染的两难处境,想根本解决问题很难。文章还批评,北京目前的治霾措施只是把矛盾转移到周边,而没有真正改变污染的性质,是“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相比于一个月内前两次的雾霾过程,民众的反应已经平静了许多,走在北京街头,可以看到佩戴口罩的人比前两次有所减少。是反复预警下的“累觉不爱”?还是信息更加公开,反而减少了恐惧?也许都有。而对于北京雾霾未来的治理前景,解码室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

码姐:看了《卫报》,我很忧桑!你们说,这北京的雾霾就真的无药可救了么?我们真的要“团成一团,圆润的离开”北京了么?

解码哥:这种看法未免过于悲观。经济增长和遏制污染之间,固然往往存在着一定矛盾,发达国家也几乎都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通过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改变以往“粗放式”发展的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还是可能的。这也是近来,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以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应有之义。

而中国与雾霾的“战争”也不仅仅是将污染“转移”那么简单。将北京市内的一些工厂和批发市场转移到周边地区,固然有“以空间换时间”,为首都雾霾治理争取时间的考虑,但也是“京津冀一体化”,以首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举措。以当前的“治标”为长期的“治本”赢得时间,雾霾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码妹:哎你们快看BBC这条新闻,问得也是“有水平”:“中国致命雾霾什么时候才会消散?” 真是吓死宝宝了,我想到一首歌: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 当年伦敦“治毒”用了多久啊?

解码哥:我也是呵呵了。实际上,“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后,英国在1956年制定了《清洁空气法案》,减少煤炭使用量,将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到郊区,在一系列举措下,伦敦的空气质量终于明显改善,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基本上就不再出现。当然,此后又出现了机动车尾气治理的问题,这是后话。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处于后发阶段,可以更多借鉴他们治理污染的措施,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在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相信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也能实现更快的进步。日前,北京市公布,将于2017年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这也体现了中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强大决心。

码妹:“我在北京的雾霾里,眼中含泪;你在东京的寒夜里小雨纷飞”。一说起环境问题,大家老觉得国外永远一片“绿水青山”。事实果真如此吗?

解码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民众对于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照的目标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知道,发达国家是在数百年的财富积累后,才遇上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他们解决污染的底子比我们厚的多,即使这样,环境问题的改善也经过了一个过程。

在一些国人的心中,一直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看法,但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英国也有过“伦敦烟雾事件”,日本也出现过“水俣病”危机,今天他们较为完善的社会治理,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并非一蹴而就。对于今天的中国,我们何不多给一点时间,见证她,一点点变得更好。(执笔/王少喆)

海外网“解码中国”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