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香港不开心?(上)

2015-12-28 06:46:2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早些年,与香港有关的大部分词都是令人神往的——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自由港、亚洲四小龙、马照跑舞照跳……但这两年,香港新闻的关键词变成了“占中”、“驱蝗”、暴力冲击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反水客、打死内地游客……

QQ截图20151228064745.jpg

【侠客岛按】

又到年底了,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岛叔们决定在2015的最后一周里,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香港是个怎样的城市?在2015年的年底,岛叔发现这问题好难回答。

早些年,与香港有关的大部分词都是令人神往的——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自由港、亚洲四小龙、马照跑舞照跳……

但这两年,香港新闻的关键词变成了“占中”、“驱蝗”、暴力冲击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反水客、打死内地游客……

02.jpg

不开心

“做人最重要是开心”,港剧最爱这句台词。但是,现在的香港有点开心不起来,至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香港曾经拥有的乐天知命、逆境拼搏精神,已被怨气、暴戾之气和民粹之风压倒了。

“香港啊!你是否生病了?还病得如此之重?”政改方案被否之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发出这样的感叹。

城市和人一样,心病会引发身病。去年“驱蝗”事件发生以后,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结束了长达10年的黄金时代,开始逐月下滑,进入了业界所谓的“寒冬”。

在多项评比中,香港的竞争力出现下滑,不再是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城市,落到了上海之后。就连向来受国际大学排名的受青睐的香港高校,也因为“占中”的关系,被质疑政治入侵学术而排名下跌。

看看各方媒体的报道,似乎都感觉到,香港这几年边缘化了,不友好了,变成一个令人不快的地方了。

两张面孔

但是,岛叔身边在香港住过的人不约而同都说过类似的话:“在香港住得越久,你越觉得它好,很多地方内地还是比不了。”

在香港工作过两年的A君举例说,一位香港朋友中午找他喝茶,他说,还喝什么茶,你不是下午3点的飞机吗?朋友说,行李都托运完了,我两点钟去坐机场快线就可以了啊。

在香港坐飞机,起飞6 小时前可以在机场快线香港站办理登机牌和托运行李。也许你会觉得这例子很无聊,这种小事也值得一提?但是这样的小细节多了,生活就不一样了。

香港一位商界大佬曾对岛叔说,在香港如果你需要银行贷款,需要法律援助,一个电话打过去,只要是制度允许的,肯定就能办成。

香港特区政府的一名公务员则自豪地对岛叔说过,如果你有事情需要政府帮助,随便找一个部门,就算它不负责这一块,也一定会有人把你带到对的地方,找到合适的人。

03.jpg

大家都知道,除了住房逼仄,香港食、衣、行都相当便利而选择丰富。但一般人都想不到的是,香港水泄不通的建筑群周围,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具体数字说出来吓人一跳: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利用了不到24%,超过40%的土地是受法律保护的郊野公园和保护地。

所以你去海洋公园坐缆车,会有山鹰从脚下掠过;所以梁振英会自豪地说,官邸的小院子里有很多鸟,还有小松鼠;所以香港人会说,PM2.5达到50了,空气质量真是不好。

以上,你已经发现了,香港有两张自相矛盾的面孔。一个香港成熟稳重,友善贴心,设施功能齐备,公共部门勤奋谦卑,民众畅所欲言,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而另一个香港心胸狭隘,充满怨气,讨厌内地游客,反感中央管制,反对特区政府的多数决定,为了宣泄不满情绪连普选都拉倒了。

年轻人

让多数内地人来看,恐怕都会觉得香港的负面情绪来得莫名其妙,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香港究竟为什么不高兴?

既然硬件没问题,那就是软件中毒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满意度等于体验除以预期值,预期值越高,满意度越低。在亚洲平行比较,香港市民的生活质量不低,但是,不符合预期。

这种预期部分来自纵向比较。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如果跟他们的父辈祖辈比,难免有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并不是找不到工作,但算上通货膨胀的实际工资还没20年前高,他们无法像前辈一样年纪轻轻就出人头地,想凭一己创业立功更是欠缺门路。他们辛苦工作半辈子,可能都买不起半间小公寓,只能苦苦排队等候去住政府公屋。而香港的中产阶级号称“夹心层”,面临养家、子女教育、养老的巨大压力,加班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休闲旅游的时间。

不是香港年轻人不能干,而是时代不同了。香港导演陈冠中在《我们这一代香港人》书中写道,1970年代成年的那一代香港人,赶上了最好的时光。“香港是最早进入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地区,在日本之后便轮到我们了,比台湾地区早”,“转口、贸易、轻工业加工代工,享尽了二战后长繁荣周期先进入者的便宜”。那一代人“不愁找不到工作,我们晋升特别快,许多底层家庭出身的子女凭教育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社会阶层,我们之中不乏三十来岁就当外企第二把手的人”,他们是婴儿潮的一代,所以“连人口结构都偏袒我这一代:我们前面没人”。

那些年,香港不但经济飞速发展,也拥有流行文化上的骄傲,武侠小说、电影、流行音乐在华人圈独领风骚。那时的香港星光闪耀,生气蓬勃,人们普遍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干什么都能成功,整个社会充满自信、自豪、积极向上的精神。

回归之后,香港仍然创造了奇迹,它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的侵袭,用更胜以往的繁荣发展打破了西方“香港已死”的预言。

有一些硬指标,可以说明香港九七之后还是发展得相当不错,比如2004年到2011年的7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达5%,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近2倍;比如连续从1994年起连续20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投机势力还把香港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金融资金的避风港。

失落感

香港这部车子还是在加速,但是再没有那惊心动魄的加速度了,刺激的推背感没了。与此同时,横向比较也越来越让人不爽,小伙伴们纷纷赶上来了,新加坡跑到了前面,韩国也跑到了前面,连内地这个穷亲戚,也在某些方面跑到了前面。香港,不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四小龙之首。

非战之罪。不是香港本身出了多大问题,而是历史大环境变了。香港曾经拥有的某种市场垄断地位,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而消失了。实际上亚洲四小龙都有类似的经历,今天台湾人怀念起当初“钱淹脚目”的盛况,也常和香港一样自怨自怜。只不过,新加坡和韩国却因为有更强势、有作为的政府,及时调整发展策略,跟上了形势。

光芒四射的集体记忆,在香港社会照出了一片大大的心理阴影,成为失落感的源头之一。

还有其他的心理学解释。李光耀在他的《观天下》一书中说,现在的新加坡年轻人容易不满,因为老一代人看过新加坡的一无所有和辛勤打拼,对现状倍感珍惜,而年轻人则认为一切是生来如此,是理所当然的,更愿意从挑错、改进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说法,用在香港也若合符节。

不满情绪还遭遇了民粹的催化剂。港英政府在中英谈判后的十几年内,把超过英国400年发展起来的民主制度一股脑儿灌入了香港,导致回归后的香港民粹气氛日益高涨。民粹刺激下,都市还是那个都市,欲望疯狂扩张。

(待续)

文/黑白自在

(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

“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