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眼中的“周扒皮”
庭审期间脱下“黄马甲”的周文斌
但周文斌并不是所有学生、教师眼里的“好校长”。
据凤凰周刊报道,南昌大学2000级学生每月伙食补贴为40元-60元。多位不愿具名的学生称,2003级秋季入学时,这笔补贴是存在的,但周文斌上任后,这笔补贴再也没向学生发放。
对此,周文斌曾在媒体上公开回应,“首先,这34.5元并不是政府拨款,是从学生的学杂费中划拨的。而从1999年扩招以来,南昌大学学生人数剧增,由早先的7000人到现在的 3万人左右,如果再像以往那样每个月发放补助,将是很大的经费负担,势必减少学校在教学上的投入”。
同时,教师的补贴也被削减。在南昌大学,周文斌流传有一个叫“周扒皮”的外号——因为很多院校,在年头定的制度,比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一篇文章给多少钱的奖励,到年尾就被改变了,“(他)时时刻刻就想扒掉老师的待遇”。
一名熟悉南昌大学工作的老领导透露,周文斌在工作中几乎成了“一支笔”,1000万元的支出,不经集体讨论,完全由他个人拍板后签字确认。
教职工心目中的“风水校长”
他也相信风水。
据媒体报道,在南昌大学新校区内正气广场上安放着两尊金光灿灿的“中华正气龙”,耗资1000多万元。这是周文斌的得意之作,但却遭到视察的上级领导的唾弃。
南昌大学的一些教职工介绍,周文斌安排一名风水先生为学生讲风水。风水先生后来受聘担任学校的顾问。
周文斌还请风水先生为自己看风水,其办公室内的布置也很讲究,“这里放个狮子,那里放一盆专门的花草,为的就是确保他官运亨通”。
“征服世界和女人”的男人
据京华时报报道,周文斌在交代和忏悔材料中写到,我骨子里的想法是,男人来到世上,一要征服世界,二要征服女人。这是男人成功的另一个标志。
该报道称,周文斌出访国外,利用参加学术交流机会,阅读了大量现当代西方主要性学家的著作,浏览了大量色情网站,并参加成人话题的网聊,体验西方的性文化。
接近周文斌案调查组的人士介绍,周文斌在“双规”期间承认,他的情人多达20多个,最小的27岁,最大的45岁。保持关系最久的长达8年。
周文斌上诉意见手迹,其中写道“士可杀,不可辱”。
另据《法制晚报》报道,庭审第一天,周文斌当庭表示与女商人、抚州某项目公司负责人沈某某为情人关系。公诉人提供的证人证言显示,沈某某曾分8次收到周文斌850万元用于投资,其中600万血本无归。
除沈某某外,检方还出示证词指控周文斌与陈某等5人存在“特殊”关系,曾先后将受贿所得的钱款赠予这5名女子。
庭审中,公诉人向周文斌发问,“此前你反复提及自己如何关心妻子,不知你妻子知道这几名女子时会作何感想?”
周文斌听后,冲着公诉人吼了一声:“关你什么事!”
对此,周文斌反应激烈,“我抗议!这侮辱了我的人格,侵犯我的隐私,这属于我个人的情感问题和家庭生活。”
脱去“黄马甲”的被告
他为自己的权利据理力争。
2015年1月12日,在庭审现场,周文斌指出,刘铁男、房祖名等人出庭受审时均未穿黄马甲,他也要求同等待遇。在遭到审判长拒绝后,他索性自行脱下了黄马甲。
此前,周文斌的姐姐周惠萍向法庭请求,让周文斌穿着便装受审。审判长认为,属于扰乱法庭秩序,让法警将周文斌的姐姐带出了法庭。
庭审期间,周文斌称,自己之所以被调查,缘于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报复行为。
除此,他还称,江西省纪委在没有出示任何证件和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将他羁押了140天。期间,他遭到了刑讯逼供和威胁恐吓。
周文斌称,他在“双规”地点被要求十天十夜站立,站到“脚肿得像冬瓜,脚上的水泡有鸭蛋那么大”,并且经历了“七天七夜不让睡觉”“五天五夜车轮战审讯”。除此之外,他做完心脏手术不过数月的妻子也被控制,办案人员每天向其播放妻子哭诉的视频,要求其“认罪”“配合”。
在庭上,当周文斌讲述上述情形时,旁听席上的家属情绪激动,因抗议公诉人屡次打断周文斌的描述,周文斌的姐姐周惠萍被法庭逐出。
而作为周文斌案的辩护律师朱明勇更是感受深切,一审庭审期间曾4次被审判长赶出法庭。
“引用误差理论来雄辩”的博导
11月9日至17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周文斌案。这次为期8天的开庭最后3天均“挑灯夜战”,甚至一度庭审至晚上10时。
周文斌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案,已在2014年12月9日至2015年3月4日完成一审程序,之后迟迟未判,本次开庭系再进行一次“一审”。
“这相当于一场球已经踢完,裁判不判定输赢,说这次不算,再踢一场。”有法律人如此评判这次“二度一审”。
对于检方的指控,周文斌几乎全部否认,并自称,“这是江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经济类的冤假错案”。
周文斌在庭审中表情轻松,时常面露微笑。他为自己的指控进行雄辩。
周文斌自创“案件证据评价表”来测算证据真实性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审时周文斌本人自辩两天半。而他也因此开创了多项自辩纪录:
在法庭上,周文斌这位工学博士和博士生导师,使用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排列组合、误差理论等,来论证公诉人证据“荒谬”。
他用概率计算“行贿人”与“受贿人”供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推演出“案件证据为假”。
他连续两天不间断地自我辩护,从全面依法治国,谈到“两高”连续发布了多个防止冤假错案的文件,强调案件审理的程序正义。
他还自创了“案件证据评价表”,测算证据真实性,并使用这一计算方法当庭测算了一位证人证言,得出该证言为真的可能性仅为0.317(满分为1)。
充满戏剧性的是,负责指控周文斌犯罪的公诉人,是毕业于南昌大学并曾留校工作的校友。对方当庭大发感慨,直称想不到竟然“用在南昌大学吸取的法律知识来指控曾经的母校校长”。
(新闻极客 王辉 综合凤凰周刊、无界新闻、南方周末、京华时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责编:宋胜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