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的选择:面对“争”人秀,回归音乐是个好办法吗?
可以说,今日《我歌》收视率的挫折与回暖,都必须放在音乐竞技类真人秀的大环境下看:这是一个灼热的战场。
同为现象级的《中国好声音4》,请到了周杰伦,结果创下CSM50城收视率达5.351%的收视纪录,尽管节目口碑下滑,但并不妨碍收视率继续走高;买进了韩国版权的《蒙面歌王》歌手阵容不输《我歌》前三季;林忆莲、崔建、刘欢坐镇《中国之星》,不少参赛歌手正是《我歌》和《好声音》的“旧部”。当中国歌坛的老将新人频繁出现在各大音乐综艺节目舞台,难怪观众会出现审美疲劳。
更何况这些后起节目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无论是主观还是无意,它们争取收视的策略难免与《我歌》“撞梗”。
从节目话题制造看,《蒙面歌王》本就是建立在话题基础上的音乐节目,《中国之星》崔健屡屡引爆新的话题推动收视,《唱游天下》索性上演节目组与嘉宾“开撕”戏码,当音乐综艺的动静越来越大,《我歌》反倒成了最安静的音乐节目。
从歌手竞技的戏剧性看,《中国之星》已经创造了“导师”齐秦被《好声音》学员淘汰的经典案例,那么《我歌》还能超越这种戏剧性吗?
《我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阵容”不占优势,“战法”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从创新者变成老牌综艺的它如何留住观众?
洪涛和他的节目组做出的选择是:回归到“音乐的较量”,回到音乐本身。
所以节目进行至今,尽管赛制更加残酷火爆,节目却并没有出现任何“对撕”的话题,这体现出节目组对于音乐本身的坚持,但结果未必尽如人意。
在节目形态固定的情况下,《我歌》既要面对同类音乐竞技类综艺的同质化竞争,也要面对自身节目模式的老化,还必须面对一个变化中的收视群——
当更加热闹的户外真人秀和互联网综艺来袭,观众的综艺口味已经越来越重口。如果说重回现象级是一次翻山越岭的冒险,那么当山川地形已经发生变化,《我歌》该如何越过“山丘”?
能否“原力觉醒”:再造爆点是越过“山丘”的关键
爆点,成为《我歌》重回现象级必须越过的一座关键山丘。
对于才开始两期的节目来说,过度要求爆点或许苛刻,可是对于一款现象级综艺来说,不能制造爆点就是最大的问题。
这种困境就体现在《我歌》话题与收视率不匹配中。在社交媒体上,以微博为例,“歌手”效应依然存在,《我是歌手》微博话题阅读量161.8亿、阅读量2476.3万,明显领先于同类综艺。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