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诺贝尔哥” 到底谁嘲弄谁?
5年前,辽宁下岗工人郭英森在节目上提及“引力波”
3.引力波“诺贝尔哥” 到底谁嘲弄谁?
春节期间,美国科学家公布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虽然不是谁都明白怎么回事,但谁都知道这事很牛,于是这三个字引爆了朋友圈。
5年前,辽宁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一档求职类节目,被介绍55岁,辽宁人,初中学历。在节目上,他介绍自己的发明“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新理论与新发现”,其中提到引力波。被称为“诺贝尔哥”。
他当场被嘉宾方舟子打断:“我看到他的介绍是初中学历,我是觉得他可能连初中都没有学好,只记住了几种术语,就开始乱用。什么引力波、物质波的。”
日前这段视频在网上热传。网友称“高手在民间”,“欠他一个道歉”,当时“围攻”郭英森的方舟子等人被调侃“啪啪打脸”。
科普类网站果壳网《我们应该尊重梦想,但“诺贝尔哥”只是瞎想》一文继续逆转打脸。
文章例证,“诺贝尔哥”所称“发明”并非“独创”。他称自己独创的“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理论中的三个名词,皆有出处,都是他“从科普文章里看来,看得久了,以为是自己独创的了,这也是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
而他所做的研究,即“各种车辆不用车轮,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就像活神仙”是“美好的幻想,但却不科学。
文章分析郭英森并非“民间科学家”,而是“他只是一个口诵科学术语,却与科学无甚关系的“妄人。” 这篇文章最后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接受过训练,可以有梦想,甚至可以满嘴跑火车,但你得知道自己的言说并不可靠。不要嘲弄错对象。”
(新浪《新闻极客》 刘洋 综合报道)
责编:宋胜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