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因遭父亲家暴离家出走 曾两度自杀

2016-02-23 08:53:51来源:深圳新闻网
字号:
摘要:据张晶介绍,房东老张夫妇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好几次偷偷救了她,还告诉她,“下次你爸要是打你,你大声尖叫,我马上帮你报警。”为了让她改掉坏毛病,张晶的父亲不让她出去玩耍也几乎不让看电视,要求她放学便回到家中写作业、读书、做家务。

  与救助者李女士一起过年,笑容甜蜜的张晶。(2 /10张)

  不愿进入救助站

  如何才能帮助这个孩子,让她脱离父亲的家暴?为此,李女士一家人费了不少心。

  2月3日早8点半左右,李女士打入“市长热线”,并将孩子的求助信息上传到网上。当天下午,在一位律师的介绍下,李女士求助媒体,希望帮助孩子。

  2月4日,她带着张晶来到一个反家暴机构。在机构社工的帮助下,他们去市妇联信访办求助。说明情况后,妇联工作人员指引他们前去街道办。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这并非在他们职权范围内。不得已,一行人又去了居委会,在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种情况应该将孩子送往救助站。

  “孩子很聪明,一看我们到了救助站便猜到我们要报警寻找她爸爸,她情绪激动尖叫,边哭边喊自己死也不会回去。”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得将孩子带回。

  2月15日,李女士夫妇又来到防家暴机构求助。张晶开始大哭大闹,随后景田派出所介入,将她送往救助站安置。2月17日,记者辗转获悉,孩子在救助站情绪激动,一直撞门、撞墙,“门都撞松了”。她口口声声说要自杀,“死也要死在救助站”。

  街坊邻居证实

  张晶常遭家暴

  事件真相是否如张晶所说?2月18日,记者来到张晶家中附近询问左邻右舍,希望还原孩子被家暴的真实情况。得知记者询问孩子的状况,大多数邻居满脸警惕,摇摇手说自己并不住在此处,对情况不熟。

  张晶楼下小商店一位店主小声告诉记者,自己看到2月1日孩子被打的全过程,“一直踢一直骂一直打,打得很凶,从这条小巷打到另一条小巷。”他摇摇头,连叹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另一位站在不远处的中年妇女也非常疑惑,“孩子真的是亲生的么?”

  住在同一栋的一位张先生也“认识”张晶。他告诉记者,有一次在楼下,家住6楼的小女孩可怜巴巴问他借钱买吃的,“她把我带到六楼家中让我看住所,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张先生回忆,家中很乱,到处堆积着建筑材料。

  楼下另一处商铺的老板娘则警惕看了看四周,很“婉转”地说,经常听到这栋楼的住户反应有哭闹、尖叫声,也有好多人为此事投诉,以为哪家两口子天天打架闹矛盾,“我们劝过很多次,孩子犯错了不能这样打,会出人命的,他不听。”

  据张晶介绍,房东老张夫妇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好几次偷偷救了她,还告诉她,“下次你爸要是打你,你大声尖叫,我马上帮你报警。”

  而就在记者前往调查前,张晶通过李女士偷偷“嘱咐”千万不要开车去。“我爸爸要是记住你车牌号,会跟踪报复你的。”“我爸又高又胖,要是遇见他了你千万别问我的事。”“我挨打的那天老张的监控录下了视频,他的鼠标是坏的,阿姨你记得带个鼠标去。”

  打孩子是希望她学好?

  记者找到了张晶的亲人。对于记者的询问,张晶的亲人有着层层顾虑,并不愿意说太多。“刚来时还挺心疼的,但是从小没妈的孩子总会染上拿别人东西、撒谎的坏习惯,她爸是个直脾气,觉得打她是为了让她学好。”她长叹一口气说,他打孩子时大家都拉着他,“不拉还没事,越拉打得越凶。”

  “有时会撒谎,有时偷偷拿她爸爸的钱去买零食,大人问她还不承认。”在她看来,张晶挨打是家常便饭了。犯错——挨打——离家出走——找回——再打,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张晶的父亲是典型的“严父”,从小家中兄弟五个,家境贫困。但是,无论多贫穷,他都不会拿别人家的食物,所以,他对于自己女儿的坏习惯深恶痛绝,经常愤恨不已说:“把她打死也要把这习惯改了。”

  为了让她改掉坏毛病,张晶的父亲不让她出去玩耍也几乎不让看电视,要求她放学便回到家中写作业、读书、做家务。因为家中大门正对电梯间,孩子忍不住偷偷看电视时便敞开大门,只要听见电梯间有动静立马关掉电视,假装在学习。“连我想让孩子来我家吃饭,都要先给她爸爸请假,准许了才能来我家。”

  然而,就算这样天天被关家中,依然无法阻挡张晶父亲的怒火。心情不好、买彩票没中、桌子没擦干净,都能成为他殴打张晶的理由,“每次他都和警察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了,没两天想想这孩子的事,火上来了,又是一顿打。”言谈之间,她已能预料到张晶这次被找回会是怎样的下场,而张晶父亲早已放话,“这次抓回来,一定要打个半死。”

  她为难地说,自己工资不高,“现在只希望政府能有人能管管她爸,把打孩子的问题解决了,毕竟我也不能把孩子藏起来一辈子啊。”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