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前几日访问美国,与美方就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牵涉中美关系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的演讲。这次非常时刻的中美沟通,可圈可点之处至少有三:
一是就如何管控朝鲜核危机达成一致意见,这对于近期因朝鲜核试验而乌云滚滚的朝鲜半岛来说,无疑是雾霾中露出的一丝晴天。
二是共同商议了中美最高领导人参加彼此分别组织的核安全峰会和G20峰会,保障了中美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有效合作。
三是王外长在演讲中概括的中国外交五原则,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当前的外交理念,有利于外界对中国外交的正确理解。
中美关系中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这两个国家来说,今天已不能不面对一个根本性问题:中美两国需不需要坐在一起做点什么、又可以做点什么?王外长的访美,应该说也是在此问题上的一个突破,两国在彼此关注的重大问题上坦诚已见、保持沟通,就已经是可见进步。如果还能够彼此听得见对方意见、并愿意相互做出调整改变,那就有可能跳出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念念在兹的历史规律,真的能开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今天横亘在中美面前的,是一个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命题,认为“新兴者”必然会挑战“守成者”,而新兴者的挑战又是“不道德”的。这个命题的最近一个案例,就是19世纪后期随德国兴起而开始挑战以英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结果导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种以“新兴者”的不当行为挑战了“守成者”、结果导致国际体系崩溃的命题,是大有问题的。它把板子打在个别主权国家身上,而没有看到国际体系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国家性力量已出现在国际舞台之上、国际关系已经增加新的变量后,国际体系还有保持原有面貌的合法性吗?
任何国际体系都会体现主导国家的自私性,都是一定的国家间关系的反映,就当时场景来说也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提供了一定的国际公共产品。但它的合理性有时空性。在体系中的各别国家发展变化后,原有国际体系就会超载、处理不了新增的国际关系变量,在此情况下,仍片面维持原有国际体系而不改进,当然就会出现全面性的国际社会的“礼崩乐坏”。而所谓的“挑战者”,不仅仅是某一两个“新兴国家”,更重要的力量是新增的国际关系变量。就如前年以来严重威胁中东稳定的IS(伊斯兰国)。
在“新兴国家”和国际关系已由孩童成长为成人后,还要它们穿着孩童时穿着的衣服,那能穿得下吗?在此情况下,更重要的,当然是做出“新衣服”(修改国际体系)。
王毅所说的中国外交五原则,第二点就提出:我们要维护好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及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好自由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完善好现行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开放的,是现有国际金融体制的补充完善,绝非另起炉灶。这反映了中国的考虑,一方面是要维护既有国际体系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为已经不堪重负的原有国际体系,增加新的动力、提供新的装备。
美国为何一定要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建亚投行的行为,是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的颠覆呢?这不过是为增加了很多变量的国际关系,修补出一件更合身的“衣裳”。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今天的美国来说,与中国一道修订原有国际体系,既能保国运之长久,又能更好履行对世界的大国责任,这才是美国更应该做出的选择。
(程亚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