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要敢批评,但别当“炮手”

——海外网2016两会系列解读(三)

2016-03-04 11:08:5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政协委员如果能做到善于批评和敢于批评,起码说明他们看到了问题,说明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意愿,也有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能力。

360桌面截图20160304111648.jpg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支持他们反映群众诉求,提出批评意见,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

鼓励政协委员提出批评意见,俞正声并非第一次如此强调。2014年,俞正声在作工作报告时提出,“通过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委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各方面意见的讨论交流”。目前,全国有60多万各级政协委员,如果每名政协委员都能做到敢于批评、善于批评,无疑对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大有裨益。

批评是政协委员的天职,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不过,批评不等于批判,更不等于批臭或批倒,它的价值在于看到问题就提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发现了症结所在就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而不是故意说好话,掩盖问题。政协委员如果能做到善于批评和敢于批评,起码说明他们看到了问题,说明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意愿,也有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能力。如果鸦雀无声,或者只“拍手鼓掌”,政协委员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俞正声说过,人民政协拥有的政治话语权和广泛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靠所提意见、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这话起码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政协委员是政协的组成人员,无论提意见还是提建议都是彰显政协话语权的前提。默不作声,无异于主动放弃话语权。另一层是,批评是一门艺术,应有质量,应有水平,应批评到点子上,说到根子上。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话题。当前,坊间特别喜欢和希望代表委员当“炮手”,似乎说得越尖锐越有人气,批评得越激烈越有掌声。其实,有理不在声高,批评的意义并不是通过高分贝来体现,而是通过一针见血的点破、通过入木三分的剖析、通过治病救人的初衷来显现。用俞正声的话,就是“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如果故意制造话题,就难免沦为哗众取宠;如果只图嘴巴过瘾,就可能适得其反。

批评是能力,需勇气,也需保护。鼓励政协委员提出批评意见,还应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批评,难免得罪人,会不会被人怀恨在心?将一些政府部门的丑闻曝光,会不会被穿小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俞正声说过,平台很必要,宽松和谐的环境更重要,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三不”方针永远不会也不能过时,否则政协委员就不敢批评,哪怕有批评也不痛不痒,以批评的方式歌颂。

批评是过程,需结果,也需实效。批评之后,问题有没有解决?协商之后,实效有没有出现?这最关键。俞正声不止一次重申,要切实增强协商实效,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意义正在于此。如果说了就散了,批评了就画上句号了,批评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甚至逐渐消弭。有没有实效,需要政协委员跟踪,更需要被批评的党政部门认真倾听、如实整改。

“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丰富协商民主形式,增强民主协商实效”,这是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时的一段讲话。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需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

毛泽东说过,“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这种雅量应在。最大程度激活政协委员的批评动力,最大程度鼓励政协委员讲真话、进诤言,出实招、谋良策。政协委员自觉发挥批评优势,党和政府虚怀若谷、集思广益,才能实现多赢,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更持续的驱动力。

(秦川,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