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
“打工十多年,辛苦攒下12万元”
拾荒哥不信银行,所有积蓄随身带
本报率先报道“拾荒哥12万元现金被盗”一事后,引发了网络热议。“一个拾荒汉,竟然有12万存款?”网友们关注的同时,也有不少疑问,“这么多钱哪来的?为何拾荒时随身携带?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16日晚,带着种种疑问,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陈挺的老家,位于成都彭州大林村的一处农居。
距离彭州城区4公里,穿过几大片油菜花,驶过狭窄的村道,记者来到陈挺的住所,但他并没在家。
这是一间有一层的平房,依附在一栋双层小楼的旁边,水泥墙、石棉瓦,里面只有三间房。和其他房子比起来,陈挺家显得有些落寞,也是唯一没通电的屋子。院坝的泥地,种满了蒜苗,只有一条小径,通往屋里。街沿上,堆满了杂物。
家人说:“他为人老实节俭,有些偏执”
旁边的双层小楼里,住的便是陈挺的亲哥哥陈远(化名),提起这个弟弟,陈远不由叹气,“人太倔了,偏执得很,但人又老实,半辈子节俭度日,舍不得花钱。”他说,弟弟没读过什么书,打小在外面打工,做苦力活,年轻时曾结过一次婚,不到半年就离了。自离婚以后,弟弟就四处漂泊,一直没有成家。
“有时一个月都看不到人,他不会用电话,平时很难联系到他。”陈远说,弟弟十多年打工攒钱,去年开始拾荒,也攒下了12万多元积蓄。每次家人带他把钱存进银行,不到几天,他又把钱取出来。
平时,陈挺很少在家,和家人、邻居的来往也少。陈远说,十多年来,弟弟打工攒了钱,可就是舍不得花,更不用说给家里添置家具什么的。
拾荒哥:“我不识字,钱存银行不放心”
晚上9点,记者等待了一个小时后,依然没见陈挺回来,只得驱车返程。不过,车还没出村,看到前方走来一个中年男人,一米五的个子,头发稀疏,人很瘦削,手里提着布袋子,这就是陈挺。“我今天去了老母亲家里,现在才回来。”陈挺穿着一件小西装,穿着一双棉鞋,说话时,有些急促。
“这笔积蓄你是怎么攒下的?”陈挺告诉记者,他在工地上打杂、在餐馆里洗碗、在路边拾荒,十多年过去,攒下了126900元积蓄。钱丢了以后,他欲哭无泪,却不知道咋办。报警后,他蹲在派出所外等消息,民警要他进屋歇着,他不肯进去,什么话也不说,蹲在外面哭了一夜。
“之前我一直觉得,辛苦攒下的钱不容易,一定要带在身上,我不识字,存在银行不放心,密码也记不住。”这次遭遇后,他才算想通了,决定把钱存进银行,用的时候再取。
交谈不过20分钟,陈挺反复说他是老实人,老实打工赚钱,不偷不抢。随后,陈挺说他要回家了,“明天我就要赶着去成都上班,在五块石的一个餐馆洗碗,包吃住,一个月1800元,待遇很不错。”
对话拾荒哥
“想用这笔钱,结婚成家”
华西都市报:平时为何如此节俭?
陈挺:我一直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我明天又要去成都上班,所以不在意这些。再有,我打工攒钱不容易,不想浪费钱。
华西都市报:存下了12万元积蓄,也不是小数目,是想用来干什么?
陈挺:人到中年了,也有人给我说亲,我想成个家,娶个老婆。年轻时我结过一次婚,她对我不好,所以离了婚。等找到合适的人,我就用这笔钱,装修一下房子,结婚成家。
华西都市报:经过这次遭遇,你以后打算怎么保管这笔钱?
陈挺:我想通了,以后不把钱带在身上了,存在银行。这个存折有好处,不用记密码,我本人拿着存折和身份证,就能取出来。
华西都市报:你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你知道么?
陈挺:我没文化,手机都用不来,不晓得啥子上网。我自己挣钱、攒钱,只是想早点结个婚,成个家。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摄影吕甲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