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傍晚开始,所有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同一首过去并不很红的歌——“共你相识三千天我没名无姓,庆幸也与你逛过那一段旅程”,仿佛方力申邓丽欣十年分手的答案都已经在这首歌里,又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又一次集体不相信爱情了。
3月17日,邓丽欣和方力申透过公司太阳娱乐宣布,两人结束10年恋情,正式分手。分分合合的爱情戏每天都在娱乐圈上演,但对于这段十年爱情长跑的忽然结束,公众依然感到难以接受,既然“没有第三者”,既然“彼此感恩过去10年互相扶持和爱护,今后双方仍是好朋友”,既然邓丽欣分手还可以发微博赞前任:“小方是我认识过最好的男生。”那么,为什么要分手?
按照大众口味,媒体把这条新闻打造成一个令人伤感的合久必分故事,或者说爱情伤逝童话,努力解读着十年分手的秘密,因为这种重量级爱情分手背后,应该一定有着什么爱情意义有待发掘。也可以说,当这对曾经的经典情侣在公众心中走过十年却一朝情断,公众需要一个理由,去对自己解释一段明星爱情的终结,以保持自己的爱情观依旧完整。
于是几乎所有的娱乐自媒体,都探寻着同一个话题:为什么分手?许多文章最终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一种结论是,邓丽欣不婚主义导致情灭,理由是2013年时男方还透露“随时准备成婚,但Stephy事业心重未肯嫁”。
另一种结论却正好相反,指方力申在节目中曾说未考虑结婚,邓丽欣十年等不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结局,所以分手。无论哪种猜测,他们的分手仿佛都印证了那个“合久必分”的古老爱情哲理。
可是,我们凭什么要求邓丽欣和方力申来证实我们对爱情童话的期待?
就像邓丽欣自己在微博中说到的那样,“我们的世界从来不存在童话”。纵使今年2月14情人节这天,方力申罕见地在网上秀了一把恩爱,秀出和邓丽欣的牵手照,一切都这么似个童话,可是当事人之间的爱情究竟怎样,其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外界所有的猜测、遗憾与叹息,对于当事人来说,甚至成为一种叨扰。今年3月13日,有香港媒体报道说方力申父亲患病,邓丽欣和方力申打算结婚冲喜,但是邓丽欣说“这些传闻都说过不下几十次,不想再回应太多感情事。”4天之后,10年情断。
当两个人的爱情一直活在大众的期待中,我们有没有想过,明星们该不该背负大众这份爱情重负:大众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需要你们来证明。
责编: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