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外评]"觞不觞"属"歪楼",请把关注还"疫苗"

2016-03-24 07:04:1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比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更可怕的,是作为“次生危机”的社会恐慌。只是事实真相的严重缺失也助推了“失真”信息的传播。

uLoI-fxqpchx6471625.jpg

山东济南近日破获一起非法经营人用疫苗案,一时间,疫苗乱象引发的焦虑在舆论场持续发酵。

首先是一组名为《疫苗之殇》的图片报道引爆了新媒体。这篇由原《南方都市报》记者郭现中拍摄完成的有关疫苗问题的深度报道,呈现了一组孩子因疫苗致害的故事,并对整个疫苗体制进行了梳理反思。报道在2013年就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和讨论。

因为近期的山东非法运营贩卖疫苗事件,这篇旧稿被媒体重新翻出来。两相关联,一股被问题疫苗惊扰的情绪,在社交媒体上竞相发散。很多人,尤其是有孩子的人,被疫苗问题吓到了。微博上、朋友圈里一时间被这篇文章刷爆。章子怡、贾乃亮等媒体名人纷纷发声谴责,很多父母表示不敢给孩子注射疫苗了。

就在万千家长声讨不法商人牟利、有关部门监管缺失的同时,另外两篇评论《“疫苗之殇”是胡说八道》、《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开始了对朋友圈的第二波占领。这两篇文章认为南都的报道偏离事实,漏洞百出,前者更是写道:“这类不负责任报道的流传,将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此类“偶合”事件因而将进一步增多,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国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让他们更多暴露于实实在在的危险之下。”

至此,民众的观众焦点已经从“疫苗”本身转移开来, 原本严肃的事件讨论逐渐沦为“看谁能够占领道德高地”。眼看着讨论的“楼越来越歪”,我们有必要“拨乱反正”,来冷静地聊聊了。

有时候,比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更可怕的,是作为“次生危机”的社会恐慌。只是事实真相的严重缺失也助推了“失真”信息的传播。就像凤凰网的评论《唯有严肃问责,才能缓解疫苗焦虑》中谈到,疫苗引发的舆论场混乱焦虑,除了因为事实真相的缺失之外,还有就是权威的缺失。相关部门无论说或者不说,都很难赢得普遍的信任。

所以说,也不能将“歪楼”的责任都推给公众,毕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具体伤害的承担者,弄清楚这种科学问题的责任不在公众,而在相关的监督机构与部门。新京报评论就认为:“当下跟溯源一样不可忽略的,是给公众及时“接种”对疫苗恐慌免疫的“信息疫苗”,尽力打消他们在“不知情”和涉医药安全信息敏感包夹下的焦虑。”

的确,无聊是舆论的必然成本,这不可怕。怕只怕无聊的口水之争不被专业话语引向沉静思考。所以,关注点还是要回到疫苗风波本身。正如时评人熊志在文章《我们需要一场“疫苗之殇”大讨论》中写道,如果这场风波逐渐滑向对媒体的指责,或者朋友圈的割席分裂,那才是最可悲的结果了。

公共安全不是修辞游戏,不是摆出一个漂亮的姿态,问题就会消解于无形。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对案件作批示,要求彻查“问题疫苗”并严肃问责。我们期待“疫苗”事件得到完美的解决,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文/王书央)

    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