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案之后,岛内“逢中必反”情绪何解?

2016-04-25 06:40:0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台湾老百姓这次能够快速地转向大陆一边,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陆本来就是对的一方。

t0196f51f31a7a0f8e7.jpg

在岛内喧嚷了十余天的电信诈欺犯之争终于要落幕了。此次事件是个罕见的典型,典型的是台湾政客面对大陆时膝射式发作的“迫害妄想症”,罕见的是两岸民意迅速合流,一起打了“逢中必反”一记重重的耳光。无论对岛内蓝绿政党还是对希望争取台湾民心的大陆,此次事件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台湾舆论几乎永远是两极结构,很少出现一派主张迅速打退另一派的情况。但这次事件中,岛内舆论认同大陆的声音却很快就大占上风,原本胡搅蛮缠的绿营“立委”和名嘴理屈词穷,网络上的绿色支持者们最后也只剩下零星的死鸭子嘴硬。

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0日发表《且看台湾电信诈骗之争如何落幕》一文,经岛内yahoo奇摩网站转引,跟帖第二天就多达近800条(在岛内算很高),其中持反对意见的大概不超过10条。台湾网友普遍要求大陆严惩诈欺犯,千万别放他们回来,并且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支持大陆”,“看完这篇,我还真找不出让他们回来的理由”,“人家说得我们没话讲”。

在岛内媒体第一天炒作“大陆强行掳人”,马英九也带头抗议时,台湾舆论的第一反应其实也是愤怒的。但在台当局“法务部”说明真相,法律学者也在蓝营媒体上点出大陆拥有司法管辖权后,台湾民众对于电信诈欺犯的痛恨就开始盖过虚妄的“主权”之争。而在台当局迫于“立委”压力跑到马来西亚抢回20名诈欺犯,又在机场上演当场释放的荒诞剧之后,岛内舆论就彻底反转了。

台湾老百姓这次能够快速地转向大陆一边,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陆本来就是对的一方。台湾嫌疑犯在第三地犯案,受害人在大陆,大陆拥有优先的司法管辖权,符合国际通例和法庭便利原则。更何况,此次台湾根本没参与侦讯,所以台当局指责大陆没协商就抓人违反程序正义云云,也是师出无名。

岛内政客冲动地把事情上升到“主权尊严”高度,但其实此事根本无关“主权”。2011年,大陆从菲律宾带走14名台湾诈欺犯时,岛内蓝绿政治人物也是上纲上线,齐声要求大陆放人,绿营更是极力挞伐,唯一保持冷静的反而是民进党的吕秀莲。她指出,该案是“不涉主权的犯罪行为”,如果把人送回台湾,台湾也无法可罚,她呼吁各界理性思考,不应意识形态化,并感叹台湾患了“主权忧郁症”。

吕秀莲5年前说的话,竟分毫不差地预言了今天的状况,不能不说是台湾的悲哀。台湾蓝绿政客的思考方法与行为模式,跟5年前相比毫无长进,“主权忧郁症”已经病入膏肓。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台湾要参与审讯,只需好好说话,跟大陆商量即可;但蓝绿政客一上来就喊打喊杀,无理取闹,最后当然只能自取其辱。

岛内舆论会迅速转向,也跟电信诈欺在台湾惹得人神共愤有关。台湾老百姓普遍都很善良,对大陆受害人的经历感同身受,从朴素的同理心出发,反而可以绕过法律的知见障碍,识破政客的谎言。尤其是20名诈欺犯回台被当场放掉,还跑到高级会所庆祝,强烈的讽刺味道令社会为之猛醒。

台湾蓝绿政客都应从此事吸取教训:不分青红皂白地挑动“恐中”、“仇中”神经不会给自己加分,在这件事上是迅速被岛内民意打脸,在其他事上或许能混淆是非于一时,但从长远看,一定会自吞恶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众或许是可以被一时操纵的,但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尤其是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当局,若仍维持“逢中必反”惯性,后果会很严重。过去民进党管杀不管埋,闹完了都是国民党当局概括承受,现在自己要当家,一切后果均需自负。民进党籍的“立法院长”苏嘉全,此次甚至公然说“台湾与中国毕竟是两个国家”,时近520,民进党当权者竟如此口不择言,莫非是必欲陷两岸于对抗而后快吗?

在大陆的45名台湾罪嫌均已认罪,大陆准许台当局代表人道探视,但拒绝引渡回台。以台湾目前的司法环境,加上人证物证均在大陆,嫌犯回台必定又会逍遥法外。此次有不少岛内网民认为大陆严惩台湾罪犯大快人心,有人说“比让利100次更能得台湾民心”,有人要求大陆“一定要坚持住别让步”。大陆也应该从这件事中学到,争取对岸民意的认同,未必要靠让利和让步,更多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做令人尊敬的事,才最得民心拥护。(文/黑白自在)

本文为海外网“港台腔”(微信ID:gangtaiqianghktw)栏目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放眼两岸三地局势走向,独家评论港台时事热点,港台腔还有更多精彩分析。

qrcode_for_gh_0fc5cbdf446f_258.jpg

责编:宋胜男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