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海报
在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3》狂揽7.8亿元票房的同时,《百鸟朝凤》只收获了349万元,11日的排片比仅为1.88%。12日,著名电影制片人方励在网络直播中下跪磕头,恳请影院经理为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增加排片。方励这一跪的票房作用立竿见影,《百鸟朝凤》仅一天的票房就超过前8天,终于在上映9天之后总票房突破1千万。而此举也引爆了网络:有人感动于方励为情怀不顾尊严,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这部影片,你会去看吗?
关于《百鸟朝凤》
“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着命把唢呐传承下去。”日前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里的这句话,将几百年来中国民间艺术家的信念凝聚起来,展现在银幕上。
这部由已故导演吴天明执导的电影曾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展现了在社会变革、传统艺术难以为继的困境里,新老两代“唢呐匠”的坚守和无奈。
上世纪80年代的无双镇,中国民间传统乐器唢呐处于辉煌时期,人们婚丧嫁娶,唢呐不可或缺,少年游天明拜师到唢呐艺人焦三爷门下,最终衣钵传承,接过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的唢呐班。
而当西洋乐器流入后,唢呐也成为了大浪淘沙中的遗弃物,从前坐在太师椅上吹奏的唢呐匠受到冷遇和轻视,在生活的压力之下纷纷离开。
影片的最后,焦三爷去世,一门技艺接近失传,只剩下游天明一人悲凉地在吴天明的镜头下,《百鸟朝凤》延续了此前电影《变脸》的风格,有着对传统社会“工匠”冷静而敏锐的捕捉,虽没有炫目的特效和震撼的音响,却引发着业界和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影评人眼中的《百鸟朝凤》
影评界认为,这部电影将当下社会高速发展和资本异化下,传统文化艺术的“断裂”“破碎”和艺术匠们的坚守描摹得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包括唢呐匠、钟表匠、木匠等在内的诸多匠人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难说清这是时代进步的幸还是不幸。”影评人陈芳表示。
手艺行将没落,唢呐匠们坚守着最后的微光。在清华大学生杨洁看来,工匠精神不应当是悲情的,时代没有错,艺术也没有错,传统文化应当寻找到合适的手段才可以加以传承。“例如,陕西的华阴老腔几年前行将消亡,如今在‘非遗’保护之下重新为人瞩目,并寻找到了与流行音乐结合的途径,值得参考。”杨洁说。
“请关注《百鸟朝凤》,看看是否可以发行。”——这是吴天明去世前手机里未发出的短信。两年后,在陈凯歌、徐克、贾樟柯等多位导演支持下,《百鸟朝凤》走进了电影院。
“焦三爷坚守文化传承的戏码,也是吴天明导演上世纪的困惑。吴天明导演始终努力呼吁文化回归,这部电影的表意就是如此。”导演黄建新评价道。
影评界认为,《百鸟朝凤》从表层看是关于唢呐的故事,从深层看则是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百鸟朝凤》与《人生》、《老井》、《变脸》等一脉相承,所坚守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现实主义的电影发展道路。
《百鸟朝凤》获明星力挺
马丁·西科塞斯、黄建新、徐克、谢飞等业界知名人士在看过影片后都赞赏有加,贾樟柯、陈可辛、许鞍华、江志强、陈凯歌、管虎、王珞丹、韩寒等著名影人也纷纷为之出声宣传。一直称吴天明为恩师的张艺谋更是自费包场,邀请亲友及观众们观看影片。就连一向低调的李安也录制视频怀念吴天明,“没有他就没有第五代导演,没有第五代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电影这样的盛况。在我们现在这个市场,这么激烈的年代里面,能够看到《百鸟朝凤》这样的电影,我觉得特别发人深省。”
情怀、义气还是道德绑架?
有人称赞方励为了情怀和义气不顾自我的尊严,也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而且也与吴天明本人的精神和他在《百鸟朝凤》中表现出来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主旨背道而驰。还有电影公司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表示从方励这一跪中学了一招,称如果自家公司电影以后遭遇排片难的问题,就准备怂恿老总去影院门口直播下跪,或者更极端一些的行为。
争论远未结束,情怀、义气还是道德绑架?这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电影本身。(整理/栾雨石)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