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的“5·20讲话”受到岛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针对两岸关系,她作出表述称,“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这位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表示,要依据现行规定和有关条例处理两岸关系事务,在既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对于蔡英文此言该如何解读?这种表态究竟能否“过关”?5月20日,在海外网举行的第十期“金台沙龙”上,两岸问题专家、港台媒体代表、台籍学生等人士就此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王英津在金台沙龙现场(谢明 摄)
谈态度:对两岸关系发展设陷阱
对于怎样看待蔡英文的这些表述,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认为,蔡英文的讲话展现了一定善意,尤其是蔡英文表示要依据现行规定和有关条例处理两岸关系事务。这些规定条例中,都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原则。不过,王英津也指出,李登辉当年也曾表示接受现行规定和有关条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会搞“台独”,关键还在其行动而非言论。
全国台湾研究会原副秘书长杨立宪同样认为,蔡英文的讲话相比于此前有进步,其原因之一是大陆实力的上升,二是在于两岸八年来的融合发展,不管蔡英文是否是真心的,她都不得不在原先“台独”的立场表述上后退。
蔡英文发表就职演说之后,海外有声音认为,此次蔡英文的表述“很接近‘九二共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震远对此并不同意。他认为,蔡英文的“5·20讲话”和其当选后接受台湾《自由时报》等媒体采访时的表态在根本上并无差别,未来两岸将进入对抗更加复杂、深刻的新阶段。
朱松岭在金台沙龙现场(谢明 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同时指出,蔡英文的讲话中暗藏了许多“陷阱”。他在认真对比研究了蔡英文讲话的中、英文双语文本后发现,在6000字的讲话中,专门提及两岸的只有300多字;但另一方面,两岸关系的“影子”又分布在讲话的各个部分。如将两岸关系放进区域关系的框架,虽然比放入“国际关系”略强,但仍显示出将两岸关系多边化、国际化的意图,值得警惕。
谈影响:怕幸福走得太突然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生、台生王裕庆也认为,对于蔡英文的讲话需要继续观察。他说,蔡英文希望用“共同认知和谅解”取代“九二共识”,是想用模糊化的办法,避免刺激大陆和“独”派势力,但蔡英文真正的态度,还要接下来看她在“公投法”上的操作。他认为,蔡英文能够回避“九二共识”,是因为台湾社会有很多人觉得,即使不承认“九二共识”,台湾照样“马照跑,舞照跳”。
另一位台生,来自清华大学的徐伟轩说,蔡英文在释放善意的同时却回避提及“九二共识”,这让人不免忧虑。日前两岸领导人实现“习马会”时,台生有“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现在就怕幸福会走得太突然”。不过,他也表示,无论蔡英文怎么说,在大陆的台商、台生还是会坚定地支持“九二共识”的。
李义虎在金台沙龙现场(谢明 摄)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的发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蔡英文的讲话中涉及到两岸问题的表述比此前稍有进展。但是,这一讲话又具有很强的“策略色彩”:蔡英文是既想要经济上的好处,将前面两岸经济发展的成果照单接收,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公开接受“九二共识”,把政治和经济分离开。
谈未来:蔡英文仍需证明自己
尽管蔡英文在讲话中对原有表述做出了一定调整,但专家们认为,仍不可对其可能存在的“台独”倾向掉以轻心。
李义虎认为,从目前的表态来看,蔡英文在任期前两年应该不至于公开推动“法理台独”,但当前岛内有种“社会台独”的现象,比如民进党立委持续炒作的“去中国化”,在“国中”不搞升旗仪式等“台独”操作,如果蔡英文上台后不管,甚至加以纵容,让其泛滥,也会对两岸关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余克礼认为,今后“台独”可能主要从经济上着力。所谓“改变依靠单一市场”,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大陆市场的做法,重建岛内的经济模式。用“独”派一些人的话说,就是“突破红色供应链”。
郭震远也认为应警惕“渐进台独”的风险。蔡英文实际上是认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威胁到了台湾的主权安全,因此一定会推动经济上的“南向政策”,尽管这条路很难走通。此外,蔡英文讲话中一如既往地强调了“台湾民意”,存在以政权力量推动所谓“台湾主体性”,逼迫大陆就范的可能性。
未来,蔡英文的面前存在着两条道路,一条是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回到“九二共识”体现的一个中国基础上来,继续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一条是一边喊着“维持现状”,一边暗地推行“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台独”主张,重走台海紧张之路。蔡英文究竟如何抉择,关系着未来两岸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位上任的新官,需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是真正为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着想的领导人。(文/王少喆)
责编: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