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曾经在《环球时报》撰文论述“香港神话破灭”,列举了香港曾经拥有的10大优势在发生逆转,当时有香港人还认为这是抺黑。一年后,尽管香港市民百般不愿意,这样的逆转在不断扩大,东方之珠黯然失色已成定局。国际金融排名跌出全球前三;营商排名跌出三甲;综合竞争力排名不再占据中国第一,让位于上海;而在针对城市增长潜力的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上,香港更连续第二年下跌,由去年的第十三位,跌至第十五位;曾经全球排名第一的货柜码头吞吐量,排名也节节下跌,最近又遭青岛阻截,排名已跌至全球第六位。
香港优势不断逆转,是因为香港得以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被政治化后摧残。效率、法治、科学管理等正在失去优势。香港《超讯》月刊一篇“香港七宗罪 击垮东方之珠”的报导道出原由,文章称香港的政治争议没有因为政改方案未过而停止,政府也在这样的争议中消耗能量。这个城市的发展正面临竞争力下跌、整体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弱化的趋势,这种下滑趋势,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源自起码有“七宗罪”的内部磨难。这七宗罪包括:效率低下、工程高价、独派乱港、法治失效、泛政治化、缺乏前瞻、服务低劣。
美国有一家从事新能源的科技企业,听闻香港正意图再工业化,看好大陆市场,有意到香港投资科技制造业。该公司于去年9月来到香港,着手推进高科技碳酸锂电池项目。原来期待半年内投入生产的,但来到香港科技园,找到一处空置了半年多的厂房,却被告知要走程序,而且是要招标的。整个程序走完,开工的时间大约在2018年。这样低下的效率把美资公司吓跑了。数亿港币投资,解决1200人就业的计划也没了。
香港经济低迷,有新型制造业投入是经济转型的好机会,但本来已经空置已久的厂房,有人要租用,却说要招标走程序。该公司总经理告诉《超讯》,他们在洛杉矶找到了香港驻美国的办事处,寻问到港投资的相关事宜,但接待人员却称其不管投资,亦无法协助对接有关部门。
如此官僚、低效的拖延投资事例,恐怕只是的冰山一角。香港旧启德机场的再使用工程,香港西九龙文化中心建设,拖了多年,差不多已被遗忘。曾经被认为最有效率的香港,时过境迁,已然辜负美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常态化了。
从占领中环、反水货客、驱赶“蝗虫”一直到闹独立、建“香港国”,香港社会陷入了政治阴影。从港英时期的狮子旗求复辟,到要组建军队、制造“香港国”护照,香港的分离势力越闹越凶。他们把整个香港都绑上了战车。
“独”和“乱”天然地连在一起,香港的竞争力在无休无止的内耗中消磨殆尽,福地将沦为乱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跨出叫嚣独立这一步,香港变为乱港,国际金融中心、旅游中心、购物中心的名号都可能会被剥夺。
有朋友从美国来,他说,无论是看媒体的内容还是和友人聊天,总觉得香港的气氛很紧张,物价高涨、住房狭小,有人闹独立、有人组政党、有人抗议示威、还有年轻人想不开就跳楼。外来客会觉得香港很压抑,香港很焦虑,香港生活节奏快,香港的城市压力大,香港人的笑容在烦躁中越来越少。拉长脸的香港人,让香港失去了笑容,“东方之珠”的灿烂只留在记忆中,昔日迷人之香港在没有微笑中消失。
国际组织“神秘顾客协会”(MSPA)公布《2015至2016年度全球微笑报告》,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神秘顾客调查和评估服务员工的服务质量,从微笑、问候和附加推广3个方面进行测评,得出“全球微笑报告”。其中香港神秘顾客协会派出2,000多名神秘顾客,对全港40多个行业进行超过4万次探访和评分。令人遗憾的是,香港服务业的“微笑指数”跌至谷底,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香港回归18年,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五成七受访者认为香港整体发展较回归前倒退,更有六成四受访者对香港的前途表示悲观。究其根源,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香港“七宗罪”,让香港丧失信心,让香港未来昏暗!
责编:王少喆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