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驶入钓鱼岛,安倍在紧张什么?

2016-06-13 07:15:0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俄所以坚定维护二战后秩序,不仅因为领土主权问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也是因为战后秩序的破坏有可能引发新的战争。

1465773509802759.jpg

据日媒报道,6月9日1点多,日本首相安倍的助手将他叫醒,告知“中国军舰驶入钓鱼岛近海,而且还有俄罗斯军舰。”3时10分许,中俄军舰几乎同时离开了这一海域。之后,日本政府一方面向中方表示所谓“抗议”,另一方面表示,“应区别对待中俄的此次行动”,“俄罗斯军舰在毗连区内航行不违反国际法”。安倍则随即作出三点指示,称“谋求与美国为首的相关国家开展紧密合作。”

中国当然不可能接受日方的所谓“抗议”,国防部第一时间回应此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军舰在本国管辖海域航行合理合法,他国无权说三道四。”俄罗斯方面也表示,“俄军舰是在公海航行,享有航行自由”。实际上,安倍政府似乎很“健忘”。2014年12月中旬,中国两艘军舰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明确表示:“希望有关国家尊重中国海军舰机依国际法享有的海上航行和飞越自由。”况且日本不是也一再强调在公海上的“航行自由”吗?既然称“在毗连区内航行不违反国际法”,那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提出“抗议”? 安倍政府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必须指出,日本之所以如此“神经过敏”,如此“忌惮”中俄联手,有其难言的“苦衷”。因为就地缘政治而言,日本处在中俄两国之间,而中俄和日本既有领土争端,也有历史“积怨”:中日、中俄在近代以后曾两次发生战争。更重要的是,日本亟欲成为“正常国家”,甩掉“战败国”的帽子,改变战后秩序, 而中俄两国恰是战后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在近十多年里,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释放出的维护战后秩序的信号非常强烈,令日本不安。

2005年8月,在中国胶东半岛邻近海域,中俄进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大规模立体军事演习,令日本感到“紧张”。当年11月,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锻冶俊树发表了题为《警惕中俄军事同盟复苏的威胁》的文章,强调指出,中俄联手,美国将难以同时应对两大军事强国,并将使美国对强化日美同盟多一层顾忌,从而动摇日美同盟基础。

2010年9月,中俄共同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强调:“中俄两国人民用战斗友谊和互帮互助谱写的光辉历史篇章,奠定了当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中俄坚决谴责篡改二战历史、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解放者的图谋。《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文件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定论,不容篡改。”

中国对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共同维护战后秩序,也表现出积极姿态。2013年3月,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后选择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宣布,“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语句的含义之清楚,共同维护战后秩序立场之坚定,毋庸赘言。

为了避免遭受两面夹击,更为了分化中俄关系,安倍二度执政后,多次释放“将优先考虑发展日俄关系”的信息。但是,日俄关系的发展因横亘着“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这一重大障碍而难以推进。今年5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再次强调,“俄罗斯作为强大并且负责任的大国,作为前苏联的继承国,早已确定将坚持履行前苏联的所有义务。这些义务包括1956年签署并在前苏联和日本议会均获得通过的《苏日共同宣言》。上世纪苏联时代,曾对日显示善意姿态,并基于日本人民的愿望,同意交还南千岛群岛中的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但前提是日本必须承认二战结果,而日方并没有这样的意愿。”日方为何“没有这样的意愿”?除了想突破战后秩序,“复兴强大日本”,难道还有其他解释?

必须强调,中俄所以坚定维护二战后秩序,不仅因为领土主权问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也是因为战后秩序的破坏有可能引发新的战争。按滨林正夫、木村英亮、佐佐木隆尔等日本资深现代史家的观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一战后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点。正因为殷鉴不远,因此中国一再强调“正视历史”。因为,“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