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官不大,却让老百姓记住了他

2016-07-05 06:39:5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同僚被费震“震”倒了,汉中的人心却陡然顺了起来。人心一顺, 什么奇迹都能发生。

QQ图片20160705064208_副本.jpg

明朝开国第三年,新任汉中知府费震面临重大考验,万一局面失控,政治后果将非常严重。费震的应对奇特而有效,一时间名满天下。

“震”倒同僚的费震

这年,朱元璋正为平定四川厉兵秣马。陕西作为四川腹地,天然要为统一之战提供兵源和后勤供应。但由于长期战乱,许多烟囱不冒烟,土地没人种。

祸不单行,百年不遇的大旱肆虐全省,夏粮绝收,哀鸿遍野。其中,重灾区正是费震所辖二州十四县。汉中本是鱼米之乡,人民质朴勤劳,如今盗贼四起、报警不断,百姓又饿又怕,度日如年。南京很着急,责令费震从重从快打击犯罪,还一方平安,为统一全国作贡献。

然而,费震发现自己简直是在割韭菜,盗贼越抓越多。他改变思路,让人力都去勘察犯罪现场,暂缓抓贼。同僚肚子里直打鼓:这官不想当了?脑袋不想要了?

费震从勘察结果中抽丝剥茧,发现了案件的共同特点:苦主家里馍馍少了,金银财宝一个不少。这说明,刁民其实都是饥民,犯罪动机不是贪财,而是活命。只要肚子空,盗贼就抓不完。

大家说,粮食生长有固定周期,且丰歉难料。还是集中力量打击犯罪为好,不然没法向上级交代。

第二天,大街上贴出了费震签署的政府公告,内容令人难以置信:即日起打开官仓,所剩两万多斗粮食,统统借给灾民救急,秋收之后还上即可,利息全免。只字未提社会治安问题。

同僚被费震“震”倒了,汉中的人心却陡然顺了起来。人心一顺, 什么奇迹都能发生。

费震的“大手笔”

官仓正在放粮,奇观出现了,麻烦也出现了。许多犯罪分子流着泪投案自首,有的还带来了不舍得吃的东西。听说这边竟然有饭吃,还不要钱,汉中府周边地区灾民,像乌云一样迅速压了过来。

同僚们吓坏了!违抗上级指示该当何罪?秋粮继续歉收咋办?老百姓不还仓咋办?外地人凭什么来占便宜?将来找谁要债去?南边随时打起来,你怎么向皇上解释?

费震一条道走到黑,规定不论户籍何处、是否当过贼,一视同仁。他别出心裁地将空关房、撂荒地无偿分配给外地人,按人头分配救济粮。开出的条件是:吃饱饭必须下地干活,没收成就收回土地房屋;青壮年组成民兵小分队,确保自家和街坊安全。

难民们做梦也没想到,不但有饭吃,还拿到了“绿卡”,有了家园。几万外地人喜极而泣,在这块充满温情的土地上,用滚烫的汗水报答官家,打造幸福。

费震却没有这样轻松,卷好铺盖随时准备走人。朱元璋的耳朵很长,对这样出格的干部,《太祖高皇帝实录》记了五个字,非常生动传神,“帝闻而嘉之”!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朱元璋又惊又喜、频频点头的样子。

由于人口魔术般地得到补充,人多力量大,加上天降喜雨,汉中地区获得了秋粮大丰收,产量超过战前。更神奇的是,空了的官仓又满了,盗贼也无影无踪了。大家彻底服了,但费震的工作刚开始。

库里有粮,手里有钱,社会稳定人心齐,正好搞建设。费震趁热打铁,在宋代旧城基础上,认真进行城市规划,一座崭新美观的汉中城拔地而起。新城不但固若金汤,而且风水极佳。600多年后的今天,汉中城的美丽身姿仍然隐含着费震的大手笔。费震不但造福一方,而且功在千秋,领导当然要表扬。

皇上对费震的高度肯定传到汉中,社会上纷纷传言知府要提拔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慈悲的决策,使人口由少变多、农业由歉变丰、陈粮变新粮、盗贼变良民,而且旧城变新城,这样能干的干部哪里去找?

“断崖式”处理

就在这个关节点上,费震也许被成功冲昏了头脑,竟然出了事。到底什么事?史书并无记载。朱元璋反腐败的态度众所周知,费震如果涉及这类问题,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但既然他是被押到南京的,问题应该不小。

然而,让费震感激涕零的是,他躲过了牢狱之灾,受到的是“断崖式”处理:由正四品大市一把手,直接降到正八品,成了科级干部。

具体怎么安排呢?朱元璋心想,能让粮食“收”“放”自如的人,搞金融也该不错。于是派他去中书省的直属单位,负责大明宝钞的印制发行,外加一项专项工作:制定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方案。

大明宝钞就是纸币,历史上的经验并不多。至于高干的工资待遇问题,户部研究了好长时间,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待遇定高了,中央拿不出钱,皇上没面子;定低了,干部有意见。两件费力不讨好的活儿由同一人扛,人们认定费震爬不起来了。

出乎意料的是,票子发行顺利,工资待遇方案一稿通过。朱皇帝又笑了,酝酿着把费震的职级再调上去。

有关部门从专业角度委婉建议:费震能力和业绩没的说,可惜资历太浅,不具备晋升条件,是不是再等等?

朱元璋一锤定音:“规定针对的是一般情况,才能出众的人是一般情况吗?今后凡是才能高、位置低的,统统越级提拔,不能让规定栓死。”话音未落,费震跃居正三品户部侍郎,连升五品九级。

3个月后,费震又升户部尚书。上任不到一年,洪武十二年三月,费震外放湖广布政使。跟清代相比,明代的布政使分量很重,货真价实的地方一把手。费震不负厚望,继续保持敢作为、善作为的作风,直到光荣退休。

独特的用人之道

费震的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朱元璋用人之道的成功。朱元璋的政治目标来自严酷的政治现实,直接指向解决实际问题。而它独特的用人之道,有效地推进了政治目标的实现。

元末农民战争足足打了二十年,朱元璋登基时,形势凶险异常,日子很不好过。盘踞在西南西北的残元、小明王旧部等军事势力很不服气,随时准备掀翻龙椅取而代之。社会溃败,百业萧条,匪盗横行,人民毫无安全感。最要命的是,人口剧降对农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枯竭了。据史籍描述,农业大省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瑞金人口减半,扬州城只剩18户人家。为此,中央多次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划,仅河南、四川一次就合并了60个县,州改县12个。

很明显,朱元璋必须与时间赛跑,尽快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振兴、国家统一三大任务。否则,新政权一定翻船。朱元璋在他当政时期就基本解决了这些棘手问题,甚至实现了经济社会欣欣向荣的奇迹,究其原因,敢用人、善用人至为关键。

一是敞开大门找人才。朱元璋一上台就恢复科举、筹建各级干部学校。但他嫌这些办法周期太长,难解燃眉之急,竟然打开大门,从社会上大量招人,就像招工一样。不论资格不论出身,谁都可以当官,谁都可以推荐。他经常派人赴各地督办催办,甚至直接找人。有一次招了3700多名,迅速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其中出类拔萃的大胆重用,直接被任命为尚书、布政使的大有人在。费震本是江西鄱阳农民,洪武元年被发现,立即当上了吉水知州,响当当的县级市市长。只此一招,基本解决了国初人才荒问题。

二是谁有本事重用谁。当吉水知州仅仅两年,费震被越级提拔为汉中知府,因为他“宽惠得民”,心里有群众,群众威信高。费震咸鱼翻身当上户部侍郎那次,朱元璋一口气火箭提拔了95人,同样有担当的西安知府李焕文,跃升户部尚书。

三是为有作为的干部撑腰打气。费震为什么没有“进去”?朱元璋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明确指示:“费震能力超强,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做广大干部的镜子。”对费震的从宽发落和精心安排,体现了爱才惜才和治病救人的苦心,也契合费震善于攻坚克难的特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事越多,承担的风险越高。不作为似乎最保险,但那是耽误国家前程,让事业饱受暗伤,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为了引导广大干部走正路,朱元璋采取了许多培育和容错措施,形成了干才能人百舸争流的局面,验证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历史经验。

文/习骅(文章首发于6月27日的《学习时报》)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学习小组专栏”)

>>>点击进入“学习小组”海外网专栏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