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水的争论,不要变成一地鸡毛

2016-07-08 06:05: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虽然科学已经告诉我们,在强厄尔尼诺之后,发生洪水是大概率事件;但像今年这样长江中下游连续的暴雨和洪涝灾害,依然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侠客1.jpg

虽然科学已经告诉我们,在强厄尔尼诺之后,发生洪水是大概率事件;但像今年这样长江中下游连续的暴雨和洪涝灾害,依然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同样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围绕这场灾害,会丛生出如此多的争论。

争论

这样的争论,也许就出现在你我的朋友圈里。这确是一个有趣但出乎预料的现象:围绕某一个公共事件,朋友们居然可以激烈争吵、甚至互相拉黑。

比如,在岛叔的朋友圈里,上一条某朋友发了一条“武警战士在奋战抗洪抢险,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下一个朋友就评论说“我不需要这样的感动,在灾难面前渲染情绪让人恶心”;有人发一张战士就着矿泉水啃馒头的照片,下面的评论就有“为什么军队不能给战士们设计多点品种口味好点的军粮”;有人在围观网络媒体直播救猪时点评一句“虽然依然要送屠宰场但看着还是蛮温馨”,下面就有人接“看救猪不看救人”。

侠客2.jpg

有时,这样的争论属于缺乏专业知识所致。比如,在朋友圈里刚刚崭露头角的“德国抗洪神器”,立马就被技术考证贴打脸;又比如在媒体渲染里的“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遭到揶揄之时,就有人站出来说,这是水利上的专业概念,有具体的数据与之相对应;有人骂一句“不是号称三峡大坝防洪很牛吗为什么还这样”,回应者就苦笑着说“下游下暴雨上游的大坝也没辙啊”。

有时,类似的争论也还有待考证。比如,有报道称武汉投入了130多亿元在下水管网上,城市却依旧内涝至此,隐含台词就是“钱都花哪儿了”,但也有网友指出,这个130多亿元的计划是到2030年的,到现在不过投入了40多亿,而且下水管网建设还设计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更多的时候,这种争论其实属于意气之争。

侠客3.jpg

意气

每当灾难来临,人们总会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报道?

我们当然需要事实性的信息。洪水来了,多少人受灾?洪峰现在什么情况?下一步救援怎么安排的?灾区人民生活怎么办?这些应该说毫无争议。

而另外那些激发争论的报道,如果要按照二分法来对立的话,可以不那么准确地概括为“感动式报道”和“质疑式报道”——虽然这种概括表述并不完全准确。

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报道方式,无论你喜欢与否,本身都是事实的一部分。

当年轻的战士们跳入洪流、不分昼夜扛起沙袋、吃着简易的军粮、掩护民众转移,有的只能打个几分钟的盹,有的双脚被泡至浮肿,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这当然让人感动;而那些被人们质疑的问题,比如有没有官员在救灾中作秀、水利工程质量是不是过硬有没有猫腻、除了干流之外支流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也都需要事实来解答。

遗憾的是,两方的读者们却为此争论不休:有的人说“我就不需要感动”,有的人则说“批评也要分时间场合”。

事实就像那头大象,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一样的面貌。但我们的争论,往往就像摸象的盲人。

侠客4.jpg

留存

有争论是件好事——至少证明了大家对某件事有共同的关心,尽管角度不同观点不同。

但争论要达到效果,则需要有效的基础。这个基础首先就是理性大于情绪,可以体现在尊重事实、尊重专业的意见、有逻辑等方面,否则就会沦为情绪的互相攻讦。毕竟,咒骂是容易的,聆听是困难的;发问是容易的,回答是困难的;发泄情绪是容易的,理性对待是困难的。

侠客5.jpg

这又让我想起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的序言里,他说读这本书的人首先应该做到几点。其中的两点是:“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其实也是在给讨论历史的人立争论之标准。

洪水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二者成分肯定皆有,谁多谁少,需要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去界定。无论你喜欢大象的腿还是耳朵,大象就在那里。这场洪水,依然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地去战胜。98年被总理痛斥过的“豆腐渣”,官员被问责也是在战胜洪水之后。

只不过,我们希望,当洪水退去,灾民们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围绕洪水的争论留下的却不只是一地鸡毛。

文/明日绫波

(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

“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