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天,华北、东北也开启了暴雨模式,城市内涝的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网友们调侃北京地铁每一站都是“积水潭”,出门却发现中心城区的积水已经退去。这得益于北京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之后痛定思痛、对全市防涝系统的改造;但华北的其他城市,比如无忌的家乡邯郸,水却退得有点慢。
防治城市内涝要依靠合理的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常识,但规划却不是臆想出德国下水道的神话可以解决。其实规划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规划理念,是一项复杂而长久的系统工程。
概念
解决城市内涝,首先要明白城市内涝的定义。我们常说“洪涝”,可洪灾和涝灾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自然灾害。
简单来说,城市内涝就是城区的降雨量超过城市的蓄水和排水能力,导致地表径流过大,俗称积水过多,积水来源则是城区降水;城市洪灾则是指地表径流超过河道流量负载极限,导致河水向城市蔓延。相比于无处放水的洪灾,大部分内涝可以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来解决。
中国城市有多少苦于内涝?据住建部的一份调研显示,2008年到2010年,全国共有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有137座城市发生过3次以上内涝。在所有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8成经历过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内涝。
在这份6年至9年前的数据中,大部分的内涝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四川盆地;而最近几年,华北、东北的城市内涝也变得严峻起来;“看海”系列报道里,也不乏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定位于“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型城市。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城市内涝频发?
从根源上说,城市内涝无非四个字:水多、难排。
标准
大家今年可能有一个共同感觉,到处都在下雨。
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确实在增多,出现很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情况。与此同时,城市的“雨岛”效应也在凸显——城市规模在扩张,但城市绿地和水系却比例太低,导致了城市内部的气温比周边地区明显高出很多,在降水过程中,较高气温的地区气流上升作用明显,导致降水也比周边更多。
宏观气候环境难以控制,那就只能尽力做好“人为”的部分:排水。
关于排水,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下水管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标准滞后。
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依照的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这两个国标规定,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防涝“重现期在三年以内”,最多不超过五年。也就是说,这套标准的防涝上限是五年一遇的暴雨,而北京的管网设计,在“721”之前只达到防治“三年一遇”暴雨的标准。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看来,这两个十年前的国标,就显得相对滞后了。
低标准背后,是我国气象数据统计和计算的滞后。现有的暴雨重现期计算数据,大多只有30年的资料,北京、天津等地可以达到40年,对于气象统计来说,这些资料还是太少。其后果之一,就是把一些出现间隔本来不长的降水级别定得太高,以至于“几十年一遇”的暴雨在几年内就发生一次,而由于计算结果不准,城市管网并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这几天,遭遇内涝的太原、保定、邢台、邯郸等华北城市,遭遇洪水加内涝的多个东北城市,就是属于“以为不太需要高排水标准的半干旱地区”,遇到了被极端气候加持的“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雨。
4年内,北京的两场暴雨
建设
更深刻的问题在于城市建设。这是一本历史账。
本来,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系,是城市的天然蓄水和分洪渠道,但建国以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展过围湖造田、围湖造城的运动。
比如,在岛叔的家乡昆明,上世纪60年代就经历了滇池的围海造田运动,5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被改造为农田,再不复“五百里滇池”模样。大家印象中“干燥少雨”的北京,也曾经有“万泉河”、“积水潭”、“南池子”等,然而现在在这些地方,都已经难觅波光水影了。
一份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湿地面积减少28%;而在所有减少的面积中,80%是因为人工填充。
除了城市建设过度占用水系、湿地、绿化不足,城市表面硬化也是加剧内涝的重要原因——城市道路、广场等大量使用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雨水从地面无法渗透到地下,只能顺着排水管道走。当管网负载能力有限的时候,雨水积聚到城市的低洼地带,内涝自然出现。对一些北方城市来说,甚至会出现一方面地下水漏斗很大(嫌水少),一方面下雨即涝(嫌水多)的怪相。
改造
怎么办?
有人说了,既然问题的症结很明显出在“开流”上,那应该着力去扩张城市管网,把水往江河湖海里面引就行。
问题不一定这么简单。重新规划改造城市排水管网的成本很高,既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地下管网的改造既与城市道路相适应,也要与城市及其周边的各类水利设施相协调,总体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光是对城市道路进行路面开挖,就会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位城市规划专业的朋友对岛叔说,不说地下管网,就是道路表面的明沟明渠,改造起来也是巨大的工作任务。一些城市在规划初期,只是把城市当作一张巨大的平面,而没有考虑到空地竖向空间的设计和利用,道路坡度坡向杂乱,导致雨水不能顺势流到自然水域。然而道路上几米的高差,通常是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路段积攒起来的,要重新改变地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排水系统改造困难重重,那还有什么方式防止城市内涝?
近年来,“海绵城市”’的概念开始进入规划师和决策者的视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上,习近平专门提出,“要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对于那些饱受内涝之苦的城市而言,特别是正在规划进行棚户区改造、新城建设的地区而言,或许这是一次好的实践机会。
海绵
“海绵城市”的理念核心,就在于“排水”到“蓄水”思路的转变。既然雨水难以外排,那么就把雨水就地蓄集,既降低了水的流动性,减少水患,又蓄积、净化了宝贵的水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从宏观上看,海绵城市的根本手段是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城市雨洪调蓄格局。在城市建设中,要实行“生态优先”原则,严格遵守各种河流、湖泊、基本农田等的红线,还要划定各种生态敏感区的蓝线、绿线,这些地方保护好以后,再搞城市建设。在矛盾特别突出或者意义特别重大的地区,甚至应该把已经占用了这些地方的城市用地腾退出来,还给自然。
微观上,“海绵城市”应当采用“低影响开发”手段,具体形式可以很灵活。比如,可以在城市中主动造出蓄水的洼地,形成一个个联通的小型湿地;可以在路面铺装中采用透水或半透水材料,而非沥青混凝土,让土壤成为吸水的海绵;也可以合理改造现有的城市设施,如建设市政绿化雨水灌溉系统,或在停车场、桥洞等容易蓄水的地下挖大型蓄水池,新建楼房采用绿色屋顶吸水,等等。
管理
上述的一些举措已经在实践中推广。“721”暴雨过后,北京在广渠门桥等积水严重的地带建立了20多个大型蓄水池,在今年的暴雨中大大缓解了这些地点的积水压力。之后这些水还能用于绿化,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储水循环系统。
当然,除了“硬件”上面的功夫,降低城市内涝灾害也要依靠城市管理的“软件”。及时有效的预警发布和合理的处置方案,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部门都需要不断提高完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家门就看海。今年北京的积水没有上次严重,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及时的预警、合理的处置方案起到了作用。
某种意义上,防治内涝的能力,体现出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面对暴雨、特大暴雨,既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维持全社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投入,还涉及到日常维护和应急管理等“软件”运行。想一想从未被淹过的赣州古城,再看一看难得见积水的北京故宫,网友的各种吐槽背后,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更多期待。
文/秋月冬梅
编辑/云间子、公子无忌
(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
“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