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时间8月9日上午,孙杨力挫群雄夺冠,拿下了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的冠军。这是孙杨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接下来他还要出战1500米自由泳,去完成自己在里约最重要的一场战斗。到这里,“心理压力”就完全甩给马克·霍顿了。
本届里约奥运会孙杨在首场决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以0.13秒之差获得亚军,而获得冠军的澳大利亚新星马克·霍顿在赛后抨击孙杨是“服药的骗子”,引发了舆论界的轩然大波。
“霍顿式心理战”让奥林匹克精神蒙羞
在接受澳媒采访时,霍顿承认针对孙杨的攻击言论系“心理战术”,且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深思熟虑的策略”。这种自以为是的表述,丝毫不见高明之处,既与前言相矛盾,又触及了体育道德底线。一方面,他推翻了自己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反兴奋剂卫道士形象,坦言对孙杨的诋毁是一种战术而非事实。这也就变相表明,“反兴奋剂”的严肃言论在他心中,不过是一种轻佻的战略手段,想用就用,丝毫不顾及这样的言行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外界影响。
以如此卑劣的方式实施所谓的心理战,违背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和初衷。公平竞争原则之下,适当的“心理战”“烟雾弹”并无不可,但霍顿的行径是这种战术的极端异化。倘若任凭此类卖弄技巧、伤及尊严的歪理谣诼层出,体育竞技势必会被吞噬掉其原有意义。
此外,通过恶劣的言语污蔑,企图影响竞争对手的心态,这和服用兴奋剂的违规行径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只不过,兴奋剂是增强自身的运动力和爆发力,缺实又缺德的冷嘲热讽,则是试图在心理上影响对方从而削弱其运动能力。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污蔑言论影响之恶劣,甚于兴奋剂。这样的运动员,有何资格批判他人“不干净”,又有何资格成为对手的“宿敌”。自己竟还摆出一副看似道貌岸然的高姿态,更是让人觉得可笑。
孙杨很淡定,不屑对手伎俩
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会参加三个个人项目。除了4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之后还有他的强项1500米自由泳。有意思的是,霍顿也将参加该项目的角逐。
以微弱的差距与400米项目金牌擦肩而过,孙杨赛后痛哭一场,可他的信心并未因此受到打击,反而更加有拼劲。昨天的200米自由泳预赛和半决赛,孙杨都名列第一,距离他保持的亚洲纪录只差0.16秒。决赛,他主要对手是日本选手萩野公介。仁川亚运会上,孙杨与朴泰桓在该项目上均有夺冠希望,却被日本新星萩野公介打了个措手不及。
400米自由泳决赛后,200米自由泳预赛前,孙杨连番遭遇来自霍顿的人身攻击。但是,孙杨当面就以大方宽容的态度,没有针对这一近似污蔑的说法继续纠缠。“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得到尊重。”孙杨很淡定。而在昨天的训练里,面对澳大利亚媒体关于霍顿的提问,孙杨直接用英文回复称“我不认识霍顿”“1500米,我是王者!”
打败他才是真格
身为奥运冠军,霍顿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而以毫无礼貌、近乎诽谤的方式来招呼他的对手。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他的言论都难获认可。霍顿太在乎孙杨了,甚至于不择手段去试图扰乱他的心神。这时候,作为孙杨本人如果过不去这道坎,反而正中对方下怀。所以,理他干嘛?
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经历多次世界大赛,孙杨这点承受能力还是有的。另外一个角度讲,对于国外选手的言论,中国泳协已经提出了抗议。中国网友们也就当做一次插曲就好,毕竟这样的奥运冠军,相信大家以前都没见过。以霍顿的方式去回击霍顿,反而会拉低自身的素质水平。而体育强国的心态,不仅仅是对于我们自己选手的宽容,还在于自信和坚强。
澳大利亚游泳界是认为中国泳军挡了道了,心态失衡。要知道,极度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想不断获得和显示优越感。包括污蔑、人身攻击等手段,不惜违背奥林匹克的初衷。
至于霍顿的“战术”言论,正如国际奥委会的表态,我们支持运动员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言论自由与“垃圾话”之间应有一道红线。霍顿,咱们1500米自由泳赛场见!(整理/栾雨石)
(综合中青在线、新浪网、网易报道)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