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在本周日即将结束,截至到17日,中国代表团在奖牌榜位列第三。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15日表示,本次奥运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中国代表团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中国代表团金牌总量都在三十枚以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家门口狂揽51枚金牌,奖牌总数也达到了100枚。中国民众对于体育运动关注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断涌现出刘翔、孙杨、马龙等体育明星。
如果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仍然保持着北京奥运会上的强势,在奖牌榜上与美国你来我往,互争高下。那么,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就有点差强人意,最初还能紧咬榜首的美国,后来就被甩开距离,现在第二的位置也已经被英国所取代。
于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一部分人又祭起“唯金牌论”的大棒对中国代表团横加指责。有质疑运动员的,有质疑教练的,也有质疑管理的。奖牌榜上的暂时落后使这些质疑在舆论上获得市场,对奖牌的期望过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华网评论称,里约奥运会首日,中国零金牌,同样是获得银牌,杜丽的笑与孙杨的哭形成一种反差。而无论是哭还是笑,和所练习的项目难度有关,我们愿意相信每位为国出征的运动员都尽力一搏,因此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本届奥运会的金牌总数只有306枚,显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拿到金牌,所以难免有成败,只要运动员在赛场上努力突破自我,仍然会赢得观众的掌声。
时至今日,中国民众对体育的心态日趋开放和包容。十三五规划出台以后,着力发展健康产业,全民健身日益普及,“唯金牌论”似乎正逐渐失去市场。但是,同时,另一种“金牌无用论”的论调却在滋生,甚至大行其道。这更值得我们警惕。
与“唯金牌论”类似,“金牌无用论”的观点也是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使人们身体与心灵,精神与品质得到完满的和谐,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的开发,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良、最完善的生活哲学。奥运会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相互竞争,不断突破,表现人类的力量。而一句轻描淡写的“金牌无用论”伤害到的是广大的努力,是对人类拼搏竞争精神的漠视。
事实上,奥运会的参赛者绝不仅仅是场上的运动员们,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参赛者。赛场上的欢乐与悲伤,突破与超越,感染着每一个关注者的情绪。这种充满活力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竞技精神才是赛场上最宝贵的财富,这远远超过奖牌榜所能带给我们的。诚然,菲尔普斯、博尔特这些金牌得主是赛场的英雄,可谁能说无缘决赛的“难民代表团”选手拉米·阿尼斯不是英雄呢?
我们看到,很多民众已经开始把目光从场上移到场下,更多的去关注那些成绩背后的努力,以及运动员们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加平和、包容的态度,将会使世界更好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文/李鹏宇)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