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再踢10分钟,我们能把比分扳回来”,9月1日晚在韩国首尔上岩世界杯足球场与韩国队交手之后,中国男足球员武磊和冯潇霆作出了同样的假设。可惜足球场上没有“如果”,中国队没能创造奇迹。不过,中国队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比分从0∶3到2∶3的演变,表明逆境中的国足没有丢掉看似渺茫的希望。然而,“虽败犹荣”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什么?
国足顽强表现值得所有的掌声和尊重
韩国媒体在赛后第一时间表达了对这场比赛的看法,《首尔经济》的报道中称:韩国队在自己的主场经历了一场“冷汗胜利”,世界杯征程在不安中出发。《体育朝鲜》报道称,“‘恐韩症’仍然有效,但是差点毁了。韩国队进了3个球,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礼炮放得太早了,中国队的后劲可怕。直至终场,一直在‘折磨’韩国队。”
中国队虽然输球,却打破了韩国队本届预选赛以来零失球的纪录。施蒂利克在赛后说:“我本来就不认为(与中国队交手)会是场容易的比赛,虽然有人认为应该能轻易赢。但今天遇到了很多困难。我知道中国正在加大对足球的投入,中国队未来可能会对韩国队形成更大威胁。”施蒂利克认为中国队这场比赛不是依靠某个选手,而是依靠整体,侧重防守,打防守反击,“中国队的合作、配合、整体都让人非常印象深刻。在丢了3个球之后,依然不放弃,这表现了中国足球的力量。”
赛场残酷,“虽败犹荣”最好只用一次
你儿子平时考试总不及格,这次用了“吃奶的力”(黄博文原话)考了59.5分,你还能说什么?鼓励啊,好儿子,下一门再努力那么一点点,可能就及格了……当然你心里知道下一门绝对不比这一门容易,但是除了这样说,你还能怎么说?
例子举得有点刻薄,但这的确是事实。
国足其实10多年没有跟真正的“韩国队”比赛了——这些年双方交锋踢的都是东亚四强赛,我们上了主力,人家用的都是效力国内联赛的“第二梯队”,所以郑智说我们不怕韩国队,但是对方球速太快,一时适应不了所以造了个乌龙。这句话,已经用最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直接的差距。
“虽败犹荣”是这场球的定性,因为国足丢3球并不意外,但能追回两个却算是吐气扬眉。不过,这个词只适用于第一场,第二场也勉强可以吧,到了第三场第四场,再“犹荣”就没用了,重点会转移到是不是“虽败”上去。从目前中超和这届国足的共同特点来说,被进球和进球都不会少,起码看着不会像前几届国足那么沉闷。
惜败韩国,国足差了哪一点?
回顾本场比赛,不难看出国足和韩国队还存在着很多差距。
首先看经验,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这样的大赛经验了,许多队员在比赛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在有些球的处理上也不是特别合理,这些往往是因为大赛经验缺失造成的。韩国队在很多球的处理上都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这三个进球,处理的都特别巧妙。
再次看信心,本场比赛高洪波排出5后卫阵型,这完全是出于保守的战术安排,也看出的我们把对手估计的过于强大,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前半程的比赛也完全被对手压着打,直到0:3落后时国足的队员们才大胆进攻,也正是这种大胆才为国足取得两个进球,也许通过这场比赛,国足的小伙子们能够获得足够的信心,没有对手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并不缺乏战胜对手的实力。
最后看技术,说到技术我们就不得不提我们错过的几次绝佳进球机会,尽管国足的队员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是差那么一点,足球比赛就是这样,谁机会抓的好,谁就会取得胜利。纵观全场,韩国队也就出现了四次绝佳进球机会,但他们抓住了三次,而我们出现的机会比韩国队还要多,这正是我们技术上缺失的那一点。再说说韩国队,本场比赛韩国队头号球星孙兴慜表现的并不好,但他还是为球队创造了进球,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个人技术上与韩国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十二强赛就是如此残酷,尽管可以说输一场下场补回来,但是最后要的是10场比赛的总比分,而不是用某个特定阶段的“良好表现”作为考核依据。9月6日主场迎战伊朗,我们绝不再要“虽败犹荣”,我们必须去抢实实在在的分数。(整理/栾雨石)
(文章综合人民日报、京华时报、深圳晚报报道)
责编: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