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发表致网民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们将带着为民意识上网,成为群众信赖的‘网红’。通过我们工作方式的‘互联网+’,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将带着情感意识上网,用真诚赢得网民的点赞。”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享受各式各样的服务。而且,由于带有一定的私密性,网上发帖和留言评论已经成为很多网民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作为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是时候应当通过网络来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多为群众做好事,办时事、解难事。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相较2014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增长比例来看,在2016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将突破7亿。并且,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相信假以时日国家将跨入人人均上网的时代。
其实,通过现在的论坛、贴吧和网友的留言评论里,都会了解到一些群众的疾苦。当然,也有一些是网民哗众取宠,为了得到网友的点击率和更大的知名度而制造的谣言。但是,也有一部分确实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群众。他们苦于找不到真正的责任部门,求助无门,才选择了通过网络进行维权。
因此,要想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为群众服务,领导干部就应该创新工作思路。将一部分精力放在网上,通过网上浏览贴吧和群众留言了解群众的疾苦。及时联系有困难的群众,帮助其联系相关部门,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保证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侵犯。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当广开“网路”,在网上建立网站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利用常用网站和平台给群众打开一条寻求帮助的阶梯。并且,设立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受理,及时解决,保证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而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的网络公开平台,及时的上传个人诉求,确保政府的网站成为群众耳熟能详的投诉之所。
更要完善问题处理监管制度,让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让网民们真正明白政府部门的良苦用心和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让越来越多的党员领导干部得到网民的认可和支持,让网民发自肺腑的为他们点赞,成为网民心中真正的“网红”。(赵晨宇)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