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党的八大召开60周年

2016-09-20 06:10:3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八大提出并奠定的一些思想原则和目标理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历史,反而经岁月的沉淀而彰显价值,可谓高瞻远瞩、历久弥新。

[学习小组按]

9月19日出版的《学习时报》上,有篇纪念党的八大召开60周年的文章。

值得一读,特此推荐。

60年前,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60年后再审视,不难发现,八大提出并奠定的一些思想原则和目标理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历史,反而经岁月的沉淀而彰显价值。

[1]坚持一个原则——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2]牢记一个真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解决一个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实现一个目标——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提供一个保障——

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

[6]抓住一个关键——

加强党的建设

可以说,党的八大提出并奠定的有关思想原则、目标理念,历久弥新,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高瞻远瞩 历久弥新

——纪念党的八大召开 60 周年

作者:李庆刚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837

60年前,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时,在国民经济顺利恢复的基础上,国家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接近尾声,中国正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的八大在这样一个时刻召开,承担着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描绘第一张蓝图的使命,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60年后的今天来审视党的八大,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八大提出并奠定的一些思想原则和目标理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历史,反而经岁月的沉淀而彰显价值,可谓高瞻远瞩、历久弥新。

[1]坚持一个原则——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为党的八大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在酝酿和形成《论十大关系》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强调提出,要以苏为鉴,不要盲目照抄照搬苏联的做法。他鲜明地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强调,“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再次指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这一原则,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后来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动摇、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2]牢记一个真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党的七大到八大,中间相隔了11年。在这11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走出了黄土高坡,迈进了大城市,带领人民完成了从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飞跃。这样的变化,称得上是天翻地覆;这样的成绩,怎不让人骄傲自豪。但毛泽东却以谦虚谨慎之心来看待革命和建设的成绩。早在抗战胜利前夕,他倡导全党认真学习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李自成失败的教训,对毛泽东触动极深并多次以此为反面教材教育全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坚持“两个务必”,防止骄傲、防止腐化蜕变。当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认为这是“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的政治清醒,在党的八大上也得以体现。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明确指出:“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牢记并坚持了这一真理,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向前发展;什么时候我们忽视或忘却了这一真理,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总之,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都印证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真理的无比正确,成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自我鞭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赶考”命题,再次强调永远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此可谓:岁月荏苒,初心不改;谦虚谨慎,久久为功。

[3]解决一个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因此,党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一判断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可惜的是,此后一段时期对这一判断的认识出现了反复,发生了曲折。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充分认识到,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根本任务解决主要矛盾。

现阶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清醒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的“三个没有变”,特别要正确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实现一个目标——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多次提出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使得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可能。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宣布:“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伟大任务,在随后的实践探索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制定了一个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强大国家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两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直接参照和借鉴,并内在地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脉相承。

[5]提供一个保障——

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离不开法律作保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的国家工作,八大强调了两个方面任务:一是强调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二是强调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刘少奇指出:“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因此,斗争的方法也就必须跟着改变,完备的法制就是完全必要的了。”

董必武强调,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今后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法律的人,不管他现在地位多高,过去功劳多大,必须一律追究法律责任”。《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地受到国家的保护。时至今日,这些论述读来其意犹新,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直接借鉴的思想理论来源。

[6]抓住一个关键——

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历史表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任务能否胜利地完成,归根结底,决定于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即将拉开大幕之际,加强党的建设,也就自然成为党的八大的一个重要核心议题。从刘少奇的“党已经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到邓小平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等表述,表明党的执政意识开始觉醒。而无论是毛泽东所作的开幕词、刘少奇所作的政治报告、邓小平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还是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以及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的发言,都涉及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问题。邓小平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强调了“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科学界定民主集中制的合理内涵,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八大还对党代会和党代表常任制作出规定并进行探索。另外,毛泽东还向党中央提出分一、二线的设想,支持更年轻的同志主持一线工作,并大力推荐邓小平和陈云,为党的后续领导人作人才储备。八大的这些探索,将党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总之,60年前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之际,党的八大高瞻远瞩,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题,就党应坚持的思想原则、应保持的精神状态、应解决的主要矛盾、要实现的目标任务、要提供的法律保障以及要办好这些事情的关键,进行了擘画。党的八大就此提出并奠定的有关思想原则、目标理念,历久弥新,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刘国民、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