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中国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2016-09-30 06:27:0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他认为,海军作战的方针仍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近海歼敌为主,同时也要敌进我进。为解决中、远海作战的空中掩护、支援配合等问题,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航母。

捕获.PNG

【侠客岛按】

28日,习近平出席了刘华清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座谈会。29日的《人民日报》不仅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该座谈会上四名干部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纪念这位老红军、老领导。

刘华清,上将,曾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今天,人们可能更加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另一种称谓:“中国航母之父”。

前一阵子,外媒热炒中国自主建造的航母正在组装,可能在不远的日子就将交付使用。今天推荐一篇4年前的文章,作者陈良飞,勾勒出了当年这位老人是如何坚持不懈地推动了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甚至留下“中国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的名言。斯人已去,其风长留。在今天读这篇文章,依然非常令人感慨。原文稍长,侠客岛有删减。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在个人回忆录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如此总结其对中国航母发展的贡献,之前他曾担任海军司令员7年之久。

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却早已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

搁浅

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结缘可以推到1970年,当时他54岁。那一年距离刘华清加入海军已有18年。

1952年,解放军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将15岁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的刘华清从陆军拉到了海军。1953年,刘华清担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之后,他又先后成为北海舰队副司令、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六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

文革中,江青有一个鉴定:“刘华清是坏人。”刘华清当时并不知道这一评语,他曾向一位海军主要领导人询问自己的工作情况,被告知:“据观察,你还是老老实实干工作,没有什么背后活动。但江青说过,’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根据是什么,海军不清楚,也没办法。”

1969年,无事可干的刘华清“有点灰溜溜”地重回海军,担任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次年,刘华清组织了第一次航母专题论证。

1970年4月,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决定海军组建航空母舰研制队伍的命令,并要求就航母的内容做一次汇报。以此为开端,七院开始组建航母的论证队伍,1970年7月,航母项目启动。

但不久之后,由于一系列变故,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

汇报

1970年的搁浅,并未冷却刘华清对航母火热的心。

当时,海军刚编制了第三个规划,也就是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8月末,刘华清看到了这份规划,非常失望。他好几天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想,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竟处理得这么不切实际。

想来想去,刘华清觉得不能沉默,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邓副主席并毛主席”,并给当时的海军政委抄送了一份。

“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但是,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刘华清在汇报中写道。

在这份汇报里,除了指出“十年规划”中存在的八个问题。他认为,海军作战的方针仍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近海歼敌为主,同时也要敌进我进,既要在近海,也一定要到远海敌后去打击歼灭敌人。为解决中、远海作战的空中掩护、支援配合等问题,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航母。

刘华清建议,不要再搞十年规划中的8000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将人力、财力拿出来搞航空母舰,先搞常规动力的,排水量在4万吨左右,不一定搞8万吨、10万吨的。

刘华清也陈述了自己主张的原因:“海上的战斗规律早就是空中、水面、水下各种兵力的协同战斗。我国要大搞经济建设,有些重要战略物资还需从国外进口,必将大大发展海外贸易,掩护海洋交通和保护海洋资源的任务都是繁重的。但是我们不能到外国去建设任何基地,只有解决机动的飞机场和导弹发射场。执行这些任务离不开去远海,要到远海作战就不能违反这个立体协同作战的客观规律。”

基于这些认识,刘华清得出结论,将来大战发生,海上战争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大战的规模要大、要激烈,把战略导弹和飞机放在大型潜艇、水面舰艇、航空母舰上要机动得多,不易受到摧毁。

“我们暂时不一定要在这方面同敌人相比,也不一定按敌人的办法干,但是总得要研究对付的办法才行,而且相差的距离不能太远,不能闭眼捉麻雀。”刘华清说,我国当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条件足以具备解决制造航空母舰的问题的能力。

令刘华清稍感欣慰的是,这次“上书”在海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他的建议思路同以后的中央决策也大体上一致。只是,建造航母的建议还静静停留在字面上。

访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访华。美方同意中国先派遣一个军事技术代表团前往美国,中央军委决定由刘华清带队赴美。

曾任中国舰船研究院副院长的尤子平当时随刘华清一同访美并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航空母舰。尤子平回忆说,那一次在美国考察的最后一天,代表团连续参观了“福克斯 ”号导弹巡洋舰、“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和“小鹰”号航空母舰,均为美国海军的重型主战舰艇,虽然美国海军接待隆重,礼遇甚高,但技术露底不多。

尤子平坦言,中国代表团走马观花,仅留印象而已,尤其是航母,楼高数十层,上上下下。不过,当时已年过花甲的刘华清还能坚持下来。

“客观地说,当时我们访美,主要目的是看能否从美国争取到较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合作。”尤子平说,“航母这东西,留下的印象固然十分深刻,对其技术含量和发展难度有了初步认识,但看看就罢了。差距太大,当时就眼馋这个,不现实。”

但在刘华清看来,“’小鹰’号航空母舰……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认为,正是航母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战斗。

启动

1982年,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以往从外围观察和思考的”航母在他心头的分量大不相同了。

1984年,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1986年,刘华清说:“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

1987年,刘华清又提到,“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无论是攻击性的或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都是为了解决防空和海上攻击问题,都在注意发展……我们搞难处多一些,财力、技术都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的。十年内不搞、十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我要求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

刘华清接着说,“中国搞航空母舰,目的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需要、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那一年,刘华清71岁。

研究

1987年3月31日,在向总参谋部汇报中,刘华清又一次向总部机关陈述,海军装备规划的两大问题中,第一就是航母。

刘华清选择了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领导顾虑的切入点:着重说航母的作战费效比。就是说相对于其他保护海权的形式,对航母的单位投入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

在这次汇报中,刘华清澄清了几个让航母变得遥不可及的观念。

一是航母编队并不需要全部新造,编队中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就可以与机动编队共用。即便没有航母,海军还是需要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舰艇既可以作为航母编队的舰只,也可以作为机动编队的舰只。另外,就算没有航母,飞行半径较小的航空兵还是要发展。发展航母并不会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把这些飞机改成舰载机。这可能会多出一些成本,但也不会高很多。

刘华清还给发展航母设定了新的时间表:“七五”(1986年-1990年)开始论证,“八五”(1991年-1995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

“这样安排,第一,从经费上看,在当前和分摊在今后每年中,并不需要花太多钱;第二,从技术上看,发展它是有各方面好处的,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相关技术的发展;第三,预研过程中,可以对航母的战备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摸得更透,有利于作出最后的科学决策。”刘华清说。

刘华清曾对郑明说:“航母从开始论证研究到完成建造,初步形成战斗力,一般总得20-30年时间,就是现在抓,中间不断线,也得到2010-2015年前后才能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在我这个海军司令任期内不上它,以后按五年一个任期,要到第五任司令看能否用上了!”

郑明感慨,刘华清当时70多岁了,航母已经不太可能是他的“政绩”,他是在为以后当海军司令的人做准备。

装备

尤子平回忆说,特别在1988年的南沙冲突发生以后,刘华清更加感到中国海军空中力量的薄弱,危及海上编队的活动和安危,而航母则是唯一能显示前沿力量存在、掩护海上机动编队远程活动的手段。“他认为在当今世界,航母不仅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术单元,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也是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代表着综合国力的象征,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

1989年9月,刘华清说:“1984、1985年邓主席接见外宾时说,对付台湾,我们没有能力,从封锁反封锁说,船载机从海上起飞,留空时间短,等大航程新飞机造出来,要几百个亿。海军说,如果有航母可以省很多飞机,一艘航母相当于300架陆上飞机,代替3个航空师,岸基飞机掩护航母,航母掩护潜艇,非要这个东西不可。”

成功

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现代舰船》特别为他制作了《刘华清与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专题,其中就引用了刘华清的一句话:“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郑明说他没有亲耳听刘华清说过这句话,但刘华清用他那很难听懂的湖北口音多次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郑明还记得,在进行《刘华清回忆录》内容审查时,第十七章最后一节的标题出现了争议。审查委员会希望改成“航母之梦”,但郑明不同意修改,他当时说,“刘副主席都在做梦,那中国人真的都在做梦了。”

最后,审查委员会采纳了郑明的建议,标题定为《中国“航母”》。尽管还在航母两字上面加了双引号。郑明解释,航母两字加双引号,是“为了保密,当时中国没有航母,表明的只是一种设想”。

2011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航母举行首次海试。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郑明说,刘老当可瞑目了。

(文/陈良飞)


责编:李鹏宇、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