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之子黄方毅更正说:“事实上并非是现在传说中的‘刚过一周’,而是过了一个月借期有余。”
我相信黄方毅的解释,这也符合黄炎培的名士风度。“索帖”之举确实“够英雄”,但是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跳出黄炎培的方圆论,怎么看都不逾矩。
解放后,毛泽东和黄炎培交往日多,二人的通信多达100多封,内容也涉及各个方面,可见来往密切。
1953年6月16日,在民建三届四中全会上,黄炎培有惊人之语,他说:“今吾改造旧吾,旧人学习新人。”他显然把自己列为旧人,要变旧为新,唯一的办法还是学习。随后不久,他到北戴河休养,休养期间,他专门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开始读《资本论》。用了20多天,读完《资本论》第一卷,然后开始读《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联共党史》等。说实在的,这些书有些共产党人也未必读过,75岁的黄炎培啃起来,不知滋味如何?
让我们听听黄炎培自己怎么说,他写了一首长诗,题目叫《马克思颂》,借此表达了他读书的心得。他在诗中写道:“让千千万万人,千千万万家,信仰他,纪念他,敬礼他,人人心里头,家家壁上头,一人,黑脸,美髯。”
他还写信给毛泽东,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体会,毛泽东回信说:“先生读马列著作,可为祝贺。”得到毛泽东的肯定,黄炎培更加高兴。
对此,黄炎培颇有感慨:“毛主席善于听取与我不同的意见,善于和意见与我不同的人合作。”而毛泽东则说:我有几个右派朋友,其中之一就是黄炎培。不过,二人的关系还是很微妙的,反右时,黄家一门七个右派,看似子之过,实则父有因。
除了毛泽东,黄炎培在党内高层还有不少知己,像胡耀邦、彭真、邓颖超、陈云等人,他们也很看重黄炎培身上的豪气和圆滑,喜欢他爽直开朗,而又方正有形的为人。改革开放后,几位先后给黄题字,以纪念这位敢讲话、会做人的老友。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还亲笔为黄炎培所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题字。
(以上图片、内容均来自于光明网 历史频道)
责编:贾兆恒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