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得知炮击金门后为何连说三个“好”?

2016-12-19 08:46:31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摘要:鉴于美国在停止炮击后,斗胆再次为台湾军舰进行所谓“护航”,福建前线于10月20日对金门再次进行炮击。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中美双方互亮底牌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声明中,中国政府严正指出:“台湾和澎湖等地尚待收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收复这些地区,这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这个声明向美国政府表明了中国人民捍卫祖国领海、领空的严正立场,又包含着试探美国底牌的意思。

  果然,美国沉不住气了,也亮出了底牌。就在声明发表的当天,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公然宣布美国政府将会派兵协防金、马;同时,杜勒斯又在同一份声明中向新中国暗示,美国并没有放弃通过中美大使级会谈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毛泽东后来评价道:“(杜勒斯的声明),前面很硬,后面就软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9月6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金、马问题时,再次分析道:“(对于美国人),你不打他就不想谈,要把这个绞索捏紧一下,他感觉到痛了,他说,好好好,我们来谈吧。你不捏他就不谈。”

  周恩来说:我们做好了迎接核袭击的准备

  当金门岛上炮声隆隆时,作为东方集团的盟主苏联的态度却很微妙。

  炮战开始时,赫鲁晓夫担心中国的行动扩大,会导致美苏之间的冲突。

  9月5日晚,苏联驻华临时代办苏达利科夫面见周恩来。会见时,周恩来表示,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如果打出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会拖苏联下水。次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秘密来华,与周恩来进行会谈。会谈中,周恩来表示,中共中央已做好了迎击美国可能对中国进行的局部战争,包括核袭击的准备。据葛罗米柯回忆,毛泽东后来在与他会谈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此次访华,葛罗米柯特意带来了核试验的纪录片,请中国领导人观看。毛泽东看后淡淡地说:“中国人不怕核讹诈,如果美国人胆敢施行核打击,中国就把政府迁到延安,然后继续斗争。”

  9月7日,护航的美国军舰开向金门,毛泽东发出试探性命令: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结果有数艘蒋舰中弹沉没,而美国人见势不妙,拔腿便撤。

责编:贾兆恒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