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古巴哈瓦那一幅卡斯特罗的照片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刘彬摄)
【编者按】
时间的脚步匆匆向前,我们也即将告别2016年,迎来崭新的2017年。
这一年,国际风云倏忽变幻,地区热点事件频出,世界整体局势跌宕起伏。在美国,特朗普惊险赢下美国大选;在欧洲,英国以微弱优势公投脱欧;看中东,动荡局势仍然是难分难解;望东北亚,几国之间关系仍显得剑拔弩张;而全球经济方面,TPP从一枝独秀到胎死腹中,RCEP则从默默无闻到后来居上……
岁末年初之际,海外网推出系列解读之“2016国际风云”,回望过去这一年大国之间风云变幻的同时,展望来年世界发展之趋势。此为第四篇之拉美篇。
-----------------------------------------------------
2016年,拉美政治形势继续保持整体稳定而局部动荡的格局。而这些动荡委实引人注目,时常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
以拉美最具代表的国家巴西为例。8月31日下午,巴西国会参议院对是否弹劾罗塞夫总统进行表决。81名议员以61票赞成、2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判定已于5月12日被停职的总统罗塞夫犯有“渎职罪”,并罢免了她的总统职务。
罗塞夫被弹劾,不利于巴西的政治稳定,也不利于拉美的左翼力量,同时,对于刺激早已陷入严重衰退的巴西经济和改善其国家形象也有负面影响。
在巴西政坛遭遇地震之前,拉美左翼力量早已开始呈现出日渐式微的态势,而右翼力量则在不断收复“失地”。如在委内瑞拉,面对前所未有的“三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右翼力量对查韦斯钦定的马杜罗总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因此,马杜罗总统能否顺利完成其任期,尚为未知数。
拉美左翼力量的遭遇充分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在巴西还是在委内瑞拉,政局动荡的根源都与经济问题息息相关。
哥伦比亚长期蒙受内政之苦,而这一困难在2016年终于走到了尽头。6月23日,在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的见证下,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指挥官蒂莫莱翁·希门尼斯终于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交换了和平协议。9月26日,双方在卡塔赫纳正式签署和平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将放弃武装斗争,转化为合法政党。
为使和平协议内容获得合法性,哥伦比亚在10月2日举行了全民公决,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协议未获通过。但在10月7日,诺贝尔奖委员会仍然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该国历时半个世纪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桑托斯总统在全民公决中的失利并未使和平协议胎死腹中。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双方在11月24日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
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与世长辞,享年90岁。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古巴驻华使馆进行吊唁。许多拉美国家的领导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了不起的政治家。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说“很伤心”,因为卡斯特罗是他的朋友和知己,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永垂不朽的和最明智的领导人。他说他们俩人曾经常通电话,讨论政治、足球、棒球。
迄今为止,劳尔·卡斯特罗的接班人人选似乎尚无定论,但是,在“后卡斯特罗时代”,以下两个不变是肯定的:一是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不变,二是古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菲德尔·卡斯特罗曾多次说过,“虽然艺术家死了,但他的作品将仍然挂在墙上”。古巴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的一些文章也认为,“在古巴的词典中,没有‘变天’这个字”。
2016年,拉美经济形势令人担忧。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预测,2016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为-0.9%。这是拉美经济连续第二年遭遇负增长。相比之下,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南美洲国家的下降幅度更大(-2.2%)。
拉美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外部因素是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内部因素是货币政策偏紧,影响了投资和消费。
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认为,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加快,拉美经济有望走上增长之路,但增长率不会很高。它们还认为,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拉美国家有必要扩大投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以及第二个中国对拉美政策文件的发表,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奥巴马在其当政的8年时间内共访问了10个拉美国家,与习近平主席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内访问的拉美国家的数量相同。这一文章的言下之意是,中国更重视与拉美发展关系。
毫无疑问,目前的中拉关系正处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的最佳时期。当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拉关系,双方还应该通过深化人文交流等形式,强化战略共识,最大限度地消除相互认知方面的偏差和误解。此外,双方还应该继续以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加快推进经贸合作领域的多样化。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前几年,中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了大量资源,从而提升了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拉美从中受益匪浅。但拉美有些声音却批评中国的进口导致拉美经济过度依赖第一产业,使其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减少了资源的进口。又有一些声音认为,这一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从而使拉美的出口收入受到了不良影响,并导致拉美经济遭遇不景气。显而易见,上述两种批评使中国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事实上,中国为拉美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应有公平、公正的评价。
(江时学,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海外网特约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2016国际风云”系列解读】
欧洲篇(一)2016年,内忧重重的欧洲
南海篇: 2016,南海局势峰回路转
欧洲篇(二)难民、“脱欧”冲击 欧罗巴大厦风雨飘摇
责编: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