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政府机关

2017-01-12 23:30:4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信息越公开、权威消息越及时,谣言和猜测就越没有空间。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11.jpeg

还记得岛上那篇《领导,请上网》嘛?

不记得也没关系,再给你提炼一下中心思想。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一个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知网、懂网、用网。他的论述很明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的确,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离互联网远,很多工作就会很难办。

政府干部身上的担子也不轻。一位基层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工作经常要面临的第一压力,就是“舆情压力”。

问题应该成为总结经验教训的来源,也应该成为改进和前进的动力。舆情并非洪水猛兽,但忽视舆情、逃避舆情也不可取。纵览每次舆情事件,会发现一个规律:信息越公开、权威消息越及时,谣言和猜测就越没有空间。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因此,“政务公开”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22.jpeg

效果

其实,政务公开不是什么新事物,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地也早就在推进这件事。最近有趣的一个新闻,是中国政府网首页上突出的“部长之声”。李克强的话也说得很透亮——“向群众说实话,交实底”,“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主动回应公众重大关切,给社会各界一个稳定预期”;面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主动发声,实事求是说明情况”。

这些要求,还是得到了回应。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比如,在拥有6亿用户的“今日头条”客户端上,过去一年,“政务号”就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政务头条号从4000家增长到3.5万家,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务新媒体客户端;不仅实现了中央部委、省级发布的基本覆盖,就连乡镇、街道,许多也开通了信息发布的政务号。

这3万5千家政务头条号加在一起,去年全年,一共发布了240万篇图文和视频,阅读量达82亿,推荐人次超过900亿,累计阅读时长达到14423年。高得惊人。

33.jpeg


时代的确变了。以前困扰很多部门的“有话说不出”,可以依托技术的手段实现质的改变。利用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平均每篇政务文章,都能推荐给大约4万个用户、获得4万次的展示——而这样的推送,并不需要以“粉丝”作为基础。换句话说,政务号不必像在社交平台上一样“讨好”粉丝,而是可以专心经营好自己的内容,把分发内容的工作交给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好的政务号,大概可以取得什么传播效果呢?

依然用数据说话吧:在今天刚过去的一个小时里,也许就会产生一篇10万+,因为现在平均一天产生大约25篇10万+文章。2016年全年,政务头条号一共产生了超过7000篇10万+。

而那些做得更好的,传播量更惊人。前两天,岛上那篇《一群中国轰炸机,去了日本海》,在今日头条上,一天阅读量就到了760多万;中国政法委下属的“长安剑”发布的《十八大后第一个被判处死刑不缓刑的大老虎!这传递出什么信息?》,阅读量达1060万;中国政府网、公安部的两篇文章,阅读量也都在600万以上。“人民武警”发布的《新疆反恐战斗现场视频持枪暴恐分子被全部歼灭》,则成为政务号中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播放量近300万次。

2016全年,政务头条号一共产生了超过500篇100万+的文章。

舆情

阅读量当然不是评判政务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很多地方性的政府部门、或者服务性更强的部门,有些具有区域性和领域性的特点,目标受众可能只是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领域的一小部分人,阅读量是有上限的,其传播的核心诉求是对目标受众的覆盖,这种区域性和领域性的特点需要的就是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

换句话说,“小而美”的政务号也是可以的。比如去年12月8日,“株洲发布”发布了一条停电消息,题目是《荷塘区财富小区、天顺山荘小区明天计划停电,请做好准备》,对这两个小区的用户进行精准弹窗推送。虽然发送人数仅仅是2669人,但足以覆盖目标用户。

44.jpeg

政务新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舆论引导,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如前所言,谣言的背后,是信息不对称,要阻止谣言,化解负面舆情,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用权威发声去“对冲”。而好的“对冲”,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专业权威的信息,其次要能够及时抵达目标受众。

这时,“人工智能+政务新媒体”,就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2016年6月23日,江苏阜宁地区发生特大龙卷风,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有谣言称,“龙卷风是可以预测的”。针对这一点,“中国科普博览”24日早9点就发布了《突袭江苏盐城的超强龙卷风能被预报出来吗?》,答案是“不可预测”,被推荐给了1269万用户;之后,国资委、“交通发布”、“健康中国”、“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了多条相关部门和力量在现场救援的消息。灾害之后,政务头条号累计发布了56条相关信息,被推荐给了3800万名用户。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政府部门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发声,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用户无需订阅,无需专门寻找,就能从手机上看到各个角度汇集的信息,立体全面地了解事件真相。所以,各级党政机构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积极发声是非常必要的。

形象

更多的时候,政务号还可以做到提升形象、宣传工作的良好效果。

比如,去年11月,一位朋友去西安出差,打开头条,就刷到了不少西安本地政务头条号发布的信息。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条是西安火车站广场管委会的《西安火车站广场周边公厕汇总》,阅读场景结合的特别好;另一条弹窗,是西安交警发布的限行通告,这条弹窗被发送给54万当地用户。可以想象,这些信息,可以给外地朋友在西安出行带来许多便利。

现在,政务头条号已遍布全国360余座地级市、自治州。其中,100座城市开通了超过100家政务头条号。兰州的政务头条号数量则最多,达到1132家,基本上囊括了当地所有的政府机构。

55.jpeg

现在,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往往来自于手机。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在手机上打造城市品牌和挖掘城市内涵。针对这个需求,今日头条推出了“了不起的城市”项目,旨在利用头条大数据和传播能力,呈现千城千面的个性化形象。

在移动互联时代,政务信息应占据网络传播的制高点。人工智能赋予了政务新媒体新的动能。今日头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务新媒体客户端,“端·政”大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务新媒体会。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党政机关开通政务头条号,并且积极发声,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服务百姓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政府形象”的提升,也就不再是需要挖空心思去做的了。

(来源:侠客岛 文:政言)

责编: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