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112岁生日 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2017-01-13 15:15:17来源:中新网
字号:
摘要:1955年,周有光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结束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乐观谦逊:一位待人宽厚的老人

  在很多亲朋好友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厚待人的老人。每年过生日,都有不少人去看望他。叶芳曾说过,近年周有光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

  由于工作、生活在北京,毛晓园会不定期地去看望舅舅,时间没有一定之规,有时候间隔几天、有时候间隔一两个礼拜。毛晓园说,每次他们来到舅舅家,老人家就会特别高兴。

  乐观,是身边人对周有光的另一个印象。张森根回忆,周有光先生年轻时身体很弱,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5岁,但现在他活过了比三个35岁还长,“周老幽默地说:不能怪算命先生,那是因为科学发达了;他所以能活得健康。还有,就是上帝把他忘记了。他从81岁开始,作为一岁,从头算起,他还要继续读书、思考和写作”。

  “周老晚年遭受两次致命的打击,一次时是98岁时丧妻,另一次是110岁痛失哲嗣周晓平。因为他有常人不具备的生命力和定力,都挺过来了。”张森根透露,2016年12月5日周有光因发烧进医院里住了三周,然而当月27日又平安出院回到家里,“当下,他已经顽强地跨入了112岁的门槛。他真是返老回童,返璞归真了,又回到了‘婴儿’时代,不愿意多说话,只是用手势和眼神表示他的存在,今日的他,真可谓无言胜有言”。

  现在的周有光,仍然受到学界关注。张森根说,近期见到周有光的人,看到他的表情和仪态竟是如此超然物外,都从心底里崇敬他,“只希望他没有痛楚,简简单单地活着就好,徐徐地移步走向老友们期盼他创造活到120岁的目标”。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