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前几天,“凤姐”罗玉凤以她平实的文笔赢得了一次上头条的机会。题为《求祝福,求鼓励》的网文让凤姐“再次走红”。
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子,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世人的非议和中伤中,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同样的例子还有邓文迪。当然,她比罗玉凤更接近我们世俗所定义的“成功”。
罗玉凤在世人的非议和中伤中,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图源:视觉中国)
原名叫邓文革的排球运动员,考进广州医科大学,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MBA学位,她从50岁男人那里得到绿卡,从69岁的默多克那里得到万众瞩目。除了进取心企图心精算能力之外,邓文迪有句话非常真理:教育和知识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可以预见,即便没有遇到让她一步登天的默多克,拼搏的强悍的邓文迪的人生一样不会等闲。
“女人颧骨高,杀人不用刀”,从面相上看,邓文迪和罗玉凤并不符合中国男人的审美趣味。天花板横亘在每个人的头上,而女人头上的天花板更低一些,“美貌”固然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但依然是缩短奋斗的捷径,比起罗玉凤的“我的奋斗”,邓文迪的故事更有实用主义和普遍性。
罗玉凤的野心也许没有邓文迪那么大,但她毕竟也是个“不认命”的人——只要拿到那张绿卡,她就“成功”了。不得不感叹,对于人这种群居动物来说,“比较”几乎是所有的不幸和幸福的源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较的结果之一,是对未来产生莫名的恐惧,而本质上,是恐惧未来活得不如别人。
罗玉凤如此,邓文迪也是如此。后者一条路走到黑,而前者还需要我们的“祝福和鼓励”。不管怎样,罗玉凤和邓文迪在她们各自的价值体系里都是成功的——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样,追逐财富、权力和名望。如果在女性权利和意愿不受尊重的一千年前,她们都会被人唾弃,所幸的是两人生在当代,一个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
我们讨论两人的角度越丰富,越说明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越多元,对其内涵的要求越饱满。罗玉凤也许就是下一个邓文迪,从她“爆款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那鲜活的生命力,那股“麻雀赛凤凰”的劲儿。罗玉凤甚至比邓文迪更“励志”——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里,“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寄托了人们追求梦想的希冀,而曾经的“凤姐”到如今的罗玉凤,恰好就符合了“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的原型,她俨然就是这样的榜样。
责编:李鹏宇、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