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逃离” 有多少是被想象的?

2017-01-19 13:51:48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营造出了一个美国才是梦想之地的灰姑娘童话,暗合时下中国众多中产人群的“逃离”情绪。可以说,“美国梦”不仅被好莱坞再生产,更时不时被中国的文艺人再“创作”。

  署名“凤姐”的一篇题为《求祝福,求鼓励》的鸡汤文,短时间内阅读量达到200多万,打赏20多万。事后证实,这是由他人代笔的伪作。文章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营造出了一个美国才是梦想之地的灰姑娘童话,暗合时下中国众多中产人群的“逃离”情绪。

  中产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力量,为什么会有人想到逃离?如果要找客观原因,可以“信手拈来”不少: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以来两次“股灾”、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升、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教育资源稀缺、雾霾严重等。

  但这些问题即便完全真实存在,也不构成逃离的理由,更何况不少是被媒体夸大或做了片面解读。比如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有所下降,但仍远超美国和欧盟。再比如食品安全,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负面消息,但中国的人均寿命、发病率等指标并无异常,仍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由此可见,“逃离”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或者文化背后的政治。

  这其中的逻辑是:中国相当一部分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文化精英并不认同“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逃离”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用脚投票”。他们喜欢在各种平台,用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明示或暗示“逃离才是最好的出路”,就连“雷洋事件”也能与“逃离”挂钩。

  从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来看,近三十年来,美国在中国的当代主流文化中被某种程度营造成“伊甸园”、浪漫的乌有之乡,常带有彼岸、故乡般的温暖色彩。这种语境中,美国作为“逃离”的目的地是理所当然的。尽管“占领华尔街”和特朗普当选都表明美国梦绝非完美,但在中国的不少影视作品中,美国梦仍然熠熠生辉,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乃至更早的《刮痧》,讲述钱学森被美国政府迫害经历的《钱学森》等。

  可以说,“美国梦”不仅被好莱坞再生产,更时不时被中国的文艺人再“创作”。

  相较之下,“中国梦”到目前为止还主要停留在官方的宏大叙事中。我们暂时只能在《湄公河行动》等部分影视作品中捕捉一些中国梦的影子,这也是此类影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既然如此,“中产逃离”问题不仅是个经济社会问题,更出在文化层面。换言之,如果过多文化精英的立场情感高度认同美国而不是中国,“中国梦”在中国的影视文化作品里长期不能同美国梦相抗衡,“中产逃离”情绪会得到助长。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逃离”都不应是中国中产解决问题的方案。美国历史上的排华劣迹及犹太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遭遇虽显极端,但殷鉴未远。美国梦属于美国人,中国梦才真正是中国人的。(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编: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