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1
借以互换“五福”诱导受害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扫描木马病毒植入二维码链接的页面后。嫌疑人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
手法2
受害人在网上搜索到购买“五福”的QQ号,加入好友后,按对方要求发了不等金额的红包,对方没有兑现将受害人删除或拉黑。
手法3
冒充熟人向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送受害人“五福”,并附上链接,当受害人点击该链接后,嫌疑人就会盗取受害人的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参与集五福卡活动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可轻易将支付宝等验证码信息告诉陌生人。
除了集福卡,微信抢红包也成了如今过年的一种娱乐,但是,下面的这几种红包千万不能抢!
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
所有正规红包都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银行卡密码等凡是要自报家门的红包都是妥妥的诈骗红包。
这样的红包通常打开之后是一个链接,一旦填写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微信里的钱会被盗走,甚至连支付宝里的钱也一并转走。
现在大家的微信好友里鱼龙混杂,有一部分人可能并不是自己的朋友,但是也没及时清理。如果接到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红包,并且对方说他发错了,请你接收后悉数退还,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
领了这样的红包,手机很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盗取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支付密码。如果手太快不慎点开,应立即修改各种支付密码。
微信好友里的“李鬼”
骗子会盗取好友的微信资料、头像,伪装成好友添加你的微信,一个没注意就加上了,之后就会向你索要微信红包说有急用,或者给你发红包链接。
所以尽量不要用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做头像,也不要在朋友圈透露太多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利用。
抢红包拼手气,运气不好时只能抢到几块钱,总希望能抢到一个特别大的红包。不过,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只有200元。
所以类似“666”“888”这样的大额红包链接,多是披着大额红包的外衣,有可能是木马病毒。
伪装的红包
骗子“钻研”红包业务也是什么办法都用上了,有一种“AA红包”“送钱”“现金礼包”,披着送红包的外衣,其实是在向用户收款,输入密码后钱就被转入对方账户。
面对微信红包骗局需记住以下3点
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最好不要有太大余额;
凡是遇到让你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的,就要小心了,谨慎填写;
陌生人发的红包或者链接不要点。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