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竺"恰逢人生转折 王宝强从小有个"悟空梦"

2017-01-23 10:25:24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摘要:《大闹天竺》上映前夕,王宝强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的专访,分享电影拍摄的酸甜苦辣,个人生活的悲喜交加。从小有个悟空梦的王宝强,要自由疯魔地导一部“好的坏的都是我自己的”电影。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过去的2016年对王宝强来说都是“转折之年”。事业上,从影12年的王宝强2016年首次当导演,拉着500多人的队伍去印度拍摄了电影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开启事业新篇章;个人生活上,结婚6年儿女双全的王宝强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宣布与马蓉离婚,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大闹天竺》上映前夕,王宝强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的专访,分享电影拍摄的酸甜苦辣,个人生活的悲喜交加。从小有个悟空梦的王宝强,要自由疯魔地导一部“好的坏的都是我自己的”电影。

  关键词 悟空梦

  北京晨报:从影12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想当导演的想法?现在演员当导演,成功的很多,是市场推着你做了导演吗?

  王宝强:如果是为了市场的话,我做演员就挺好的,很多片子来找我。做导演的想法,我一直都有,电影毕竟是导演的作品。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也有很多话,没办法告诉大家,就想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把多年心中的事心中的梦想告诉大家。《大闹天竺》是喜剧的外壳,里面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话。如果不是通过(电影)这种方式,太多年了这些话我永远不会说,观众也永远不会知道。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选择《大闹天竺》这个题材来说你想说的话?

  王宝强:我个人拍戏的初衷,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西游记》。我从小有个悟空梦,可能每个男孩子都有过吧。《西游记》拍太多了,我不想重复,想拍个现代版《西游记》。《西游记》去西天取经,我们就去印度取遗嘱。我演的武空,是民间的耍猴人,饱览人间猴态,是底层小人物。唐森是个有钱少爷,他去印度取遗嘱。一个是有钱人,一个是底层小人物,两个人世界观不同,路上的冲突特别多。不存在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与梦想,路途之中擦出火花,经过磨难,最终融为一体。这个过程是叫有意思。

  印度我挺喜欢的,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到了印度感觉自己回到了原始。我印象中印度是一个开挂的国家,妇女用脑袋瓜子顶着很大一捆柴,也不掉下来;一个车上十几个人,挂在外面,太开挂了。但他们的笑容很纯真,幸福指数挺高。而且印度的色彩很浓重,异域风情也很浓重,画面会让观众看起来轻松敞亮,也特别养眼。

  北京晨报:你自己演过不少喜剧,很好奇《大闹天竺》是什么样?会更像你演过的哪一部?

  王宝强:《大闹天竺》既有《泰囧》的影子,也有《唐人街探案》的影子,也有功夫元素,但跟谁都不一样,这是我自己的悟空梦。我从小就想把自己变成孙悟空,经常会想喊一声“孙悟空快来救我啊”,神通广大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哐当就来了。但我是个现代人,怎么在电影里变成孙悟空?观众又想看到什么样的孙悟空?现代人跟孙悟空会有怎样的对话?我觉得这就会呈现出很多的悟空梦,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