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国产电影 有多少美好形象过目不忘?

2017-01-25 10:08:24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摘要:幸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国产电影里还是有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被记住和认可。依托优秀的剧本和演员精彩的表演,这些角色得以焕发出艺术光彩。

  层次之美

  银幕角色:七月(《七月与安生》)

  饰演者:马思纯

  在《七月与安生》中,林七月是一个看似沉静成熟、不敢折腾的女性形象,与安生相比,能让很多女性观众产生共鸣。

  这个人物前后反差很大,从一个传统的女性,到压抑之后展现出惊人的反差,给予观众很大的冲击感。而她的扮演者马思纯正是演出了这种复杂的内心层次,给予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

  重故事轻角色

  管虎:这几年想不到留下什么人物 日前,导演管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时下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管虎看来,做电影首先要打动人,“它是不是创作者真心流露出来的,这个我能感觉到,观众也能”。在谈到去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老炮儿》时,文章引用了管虎2016年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我的小野心是给中国电影史留下几个人物。因为我们的电影大多数都老谈故事,故事之后就是IP,然后就是赚钱,但是这几年想不到留下什么人物。”

  这段话在网上引起不少人共鸣,“以前我们看到一个演员就能说出他的经典角色,现在都说不出了”、“卖座的电影很多,但让人记得住的人物没几个”、“早期国产电影有不少人物,直到现在几十年了,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如今银幕上到处都是‘走流量却不走心’的角色,让人看完即忘”。

  其实,2016年还是有一些银幕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的,这些角色立体生动,栩栩如生,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黄岸)

  头评

  完成一个好的人物要这几步

  黄岸

  这几年来电影银幕上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反映了整个市场普遍重题材、轻人物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编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缺乏精耕细作,难以写出真正令观众折服的大角色。除了市场与创作人员缺乏对人物的重视之外,整个市场对于以人物为绝对主角的传记电影也普遍缺乏热情。近年来,《飞鹰艾迪》等人物电影在票房上遇冷都与其优质的口碑难以配衬。那么,完成一个好的人物形象,到底需要几步?

  第一,当然是需要编剧们花费心思细致打磨。一个故事要精彩,人物首先要立得住。拥有足够吸引人、足够有力量的人物,对于一部成功的作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每一个好的角色都与演员的演技相辅相成,一个演员精湛的表演能让角色栩栩如生,生动立体,仿佛就活在银幕里。早年间,不少演员演戏都要经过体验生活,才能真正活到角色里。但如今“数字演员”等缺乏准备、缺乏打磨的现象在圈内屡见不鲜,难以出现真正优秀的人物形象也就不奇怪了。你是否有所准备,观众是看得出来的,电影观众的品位更挑剔了,对创作者们也是一种敦促:你做了多少准备,付出多少心血,都是能看出来的。

  第三,市场要重视,在资本大举进入市场的今天,电影市场忙着找能够赚钱的大IP,却忽略了打造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拥有强大观众基础的大IP,里面的人物早已经历过市场检验,然而,在将其影视化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妥善处理,再好的角色也难以获得观众认可。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