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截图(图源:央视网)
【编者按】
在网络流行语风靡的当下,有多少人还吟诵中国的古典诗词呢?犹如一股文化清流,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浓郁的文化气韵,成为春节假期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引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在答记者问时,发言人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国诗词大会》缘何走红?
曾几何时,文化供给端庸俗流行,有人认为刻意迎合低俗需求才会有市场。可事实上,公众也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娱乐至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一句诗就表达着一段情,越来越多的人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归属感。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远不止《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来还曾流行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这说明,只要找到好的呈现方式,传统文化无疑会赢得受众的追捧。
专家学者谈诗歌与传统文化
不少观众在观看节目后,激发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不少国内知名学者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用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表达了对中国诗词大会的赞赏:“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她表示,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今日的我们诵读千载以上的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刻舟求剑,更重要的是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因为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点评,征服了很多诗词爱好者,他认为,大家对于古诗词的热情,正是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他指出,有一个信念和事实更加坚定了,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力的重要的源泉和来源。
读诗有什么用?网友这样看
在知乎上,一位网友关于“为什么要读诗”的问题下,网友们是这样回答的:“读诗可以让我们冰冻的心,变得柔软一些”、“读诗就像听见了古人的声音”、“读诗是为了有一天看见夕阳下飞过一群年的时候,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而不是‘哇塞,好多鸟,真好看’”“诗中的意境,要用一生的时光去领会。儿时读过得诗歌词,在未来某一霎就会领会出其以为”“读诗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突然就抖落一身俗气”……看来不少人对中国古典诗词还是有着很深的情怀。也有网友将读诗当做一种状态,“跟发呆一样,突然就想发呆了,想读诗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周围的世界喧嚣依旧,人心日渐浮躁。但是,诗还活着,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或许能为自己开辟一方净土。(整理/栾雨石)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凤凰网报道
责编:栾雨石、王少喆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