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坚定文化自信

2017-02-14 15:15: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坚持做到修身立心、勤政为民,始终做到不为歪风邪气所污染,不为利益诱惑而动心,恪守人生信条,执着追求。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身为共产党人何以能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借鉴传统文化中正心修身思想,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让道德与文化发挥作用,内化于心,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真正做一个有理想、有气节、有功为的合格党员。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常怀敬畏心。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路风尘仆仆,传承至今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厚重而辉煌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要求全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然而如今人们时常感叹“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郭伯雄、徐才厚等反面典型,说到底是缺少敬畏心,功利心太重,”忘记了“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清慎勤”这些传统文化的珍贵积淀。坚定文化自信是建功立业的坚实基础,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证,只有心怀敬畏,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常怀好学心。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在当今这个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不进则退,稍一懈怠便会被时代前进的车轮碾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任务,做到学以致乐、学以致问、学以致精、学以致能、学以致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知”上下功夫,筑牢思想根基,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常怀恒心。党员干部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空谈,落于实地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也就是,实干不是一时的,是永远的,是永无止境的;不能“三分钟热劲”,热劲过了就过了,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干。要用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努力实干,才能干出实效;否则,“只干开头,不干结尾”、“只干前一阶段,不干后一阶段”,那就是行百步而半九十了,毫无意义了。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常怀尚德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坚持做到修身立心、勤政为民,始终做到不为歪风邪气所污染,不为利益诱惑而动心,恪守人生信条,执着追求。要有“百年养德不足,一日丧德有余”的警惕,牢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若失德则失民心,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最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均关乎自身的形象乃至党的形象,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常怀上进心。十八大以来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消极心态,庸庸碌碌混日子,遇事推诿扯皮,其根本在于失掉了上进心,没有了责任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赋予了党员干部权力,那么权力就应为民兴利,就应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主席在《心之力》中曾问,“为天地立心何以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身为共产党人,我们时刻肩负攻坚克难的责任,我辈之人当存此心,人民福祉时刻萦绕于心,努力干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邓培果)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