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70后的自述:我目睹228起义如何被扭曲

2017-02-28 10:46:1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228起义的话题,其实也仅是党外人士抨击国民党不民主的一个历史理由。

640px-228_Incident_h.jpg

1947年2月28日上午,前往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的抗议群众(资料图)

【海客说】

1947年2月28日,在台湾省人民发生了一场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受到了当时国民党当局的镇压,后来这场民众起义被称为“二·二八事件”,于今已七十周年矣。与当时发生在大陆的其他一些民众起义事件一样,“二·二八事件”是解放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时间回到现在,我们再次回顾这一历史事件,却发现这一事件已经受到人为极大地扭曲。岛内的一些“独”派分子借此炒作族群矛盾“去中国化”,将无数先烈的鲜血变成谋求政治利益的手牌,还原历史真相打击“台独”活动势在必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籍博士生王裕庆从个人经历出发,向海外网(m.haiwainet.cn)投稿,讲述“二·二八事件”如何在岛内一步步被人为扭曲。

---------------------------------------------------------

随着大陆公开宣布今年将举行228起义70周年纪念大会,笔者观察两岸媒体报道发现,岛内学者再次把228起义的史料拿出来,并用五味杂陈的心情来看待大陆纪念228起义70周年。

笔者本身曾经历228起义话题开始“解禁”的年代,并也有家人因公务而参与了事件本身调查的工作,因而会了解到一些人为什么会如此五味杂陈看待大陆今年纪念228起义70周年。 当然,历史的真相也不容任何人随便扭曲,更不能成为政治打手,笔者相信随着大陆今年纪念228起义,就会打开更多我们在台湾看不到的史料,而让台湾有心利用228起义悲剧的政客们,打一个大嘴巴。 同样的,我们在谈228起义的同时,也需要知道台湾社会里的普遍老百姓,是什么时候知道以及如何知道228起义的,这原本被当局列为禁忌的话题,又是如何突然解禁的呢?

谈到228起义话题突然解禁的年代,我们不能不开始谈80年末解严后,一部电影是否能自由上映开始。 在1980年末台湾正进入所谓“政治民主改革”的年代,当时的台湾社会已经进入每天示威游行与天天有公知挑战当时国民党政府禁忌话题的状态。 并且,很多导演也开始寻找一些台湾地方题材,来拍摄写实社会情况的电影。 然而,这些题材并非仅是讨论民生生活的内容,更多是打政治的擦边球,谈论一些如228起义一样的社会问题,同样也包括现在的同性恋议题等,这些国民党当局觉得伤风败俗与危害政权稳定的事情。

换句话说,228起义的话题,其实也仅是党外人士抨击国民党不民主的一个历史理由,而事件本身也是被包装在白色恐怖之的历史里,大家完全没有连结228起义与族群矛盾在一起,就如同老兵回家、山东学生在澎湖被迫害事件与后来的“美丽岛事件”一样,仅是专门控诉国民党不民主的表现。 当时这些故事因国民党一边“反共”一边禁忌阻止讨论,外加上两岸还没有正式往来,大陆的书籍史料也被禁止来台发行,故而台湾一般只有非常少数的老百姓仅能从不专业的民间说法与党外人士和刊物的描述,来了解这些白色恐怖时代禁忌话题的故事,而其他多数的台湾老百姓则几乎对228起义完全不了解。 一直到1988年一部导演侯孝贤编导的电影“悲情城市”的上映,这时的台湾社会才从电影里粗浅了解到228起义。不过,大家了解到的228起义,仍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一部分,而没有过多思考族群矛盾的方向。

正因电影“悲情城市”是一部直接以228起义为题材拍摄,来挑战当时国民党对于各种禁忌话题的封锁电影。 故而,这部电影非常热卖,不过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看完觉得很好,有的则严厉批评电影逾越了艺术正确与政治禁忌的界限,尤其是过于谈论族群矛盾。  就如笔者所读的小学,当时的老师对这部电影也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思想开放”的老师,就会非常肯定“悲情城市”的内容,还希望我们家长能带小朋友去看,而“思想不开放”的老师,则会大肆在课堂上批评这部电影的内容,比喻电影内容就是把当时1985年后,台湾发生的各种群众暴力事件,美化成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当然,到了台湾社会更后面的政治发展,李登辉所谓“本土化”政策的推行,就把228起义,不断的从一场人民起义争取民主自由的事件,大肆扭曲为一场国民党就是杀台湾人的血腥事件,而且还利用扭曲历史事件的“政治正确”, 把当局内部外省精英人才,一个个赶走,并且还塑造一个“外省人有228起义原罪”的伪历史观,以完成李登辉希望“台湾人当家做主”的恶劣政治观念,并也导致台湾社会内部也开始出现严重“外省人与本省人”的对立,这时被扭曲真相的228起义,就被当成对立的“神主牌”,一次次被李登辉、陈水扁到现在的蔡英文等倾向“台独”的政客们拿来变成夺权的工具。

至于,后来的国民党也不争气,本身除了“反共”与区别台湾历史与大陆历史的连结,以保护自己在“割据政权”的生存利益外,宁可迎合选举以配合李登辉路线承认自己屠杀了台湾老百姓的说法, 也不愿意承认台湾人民曾经与中国共产党在内战时期有携手起义抗暴的事实,宁可不断为228起义搞没有意义的道歉,也不愿意正式拿出强而有力的历史资料,反驳民进党与“台独”们借228起义伪造的族群矛盾历史观。 并且,在很多历史探讨上,很多人也是把当时“27部队”与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在228起义里主导与联系群众事件的功能,用大事化小的方式来谈或完全不谈,而对族群矛盾却是用大声疾呼的方式来高呼,导致现在大陆要纪念228起义70周年时,很多台湾老百姓仍然认为228起义与大陆无关,还以为228起义就仅是国民党当时对台湾同胞的血腥事件,而没有完整了解到228起义仅是一个连结全中国内战悲剧的一页。

正如同我们在研究228历史时,也应该了解到228起义与中国内战的关系,尤其是笔者在很多日后在大陆的历史材料里了解到,类似228起义的反对国民党的抗暴运动,也不仅是在台湾发生,在228起义发生的同年5月20号,在南京也发生了国民党军警镇压群众的血案,俗称520血案,而其他血案也在各地层出不穷的发生。 而且,我们更不能忽视后来几个历史事实。 第一,在228起义发生后,1947年3月1日时任行政院长的宋子文,也因全国腐败与“法币”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动乱而下台负责,陈仪也被撤职,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同年4月,也由当时比较了解经济的魏道明重组台湾省政府,担任省主席一职,以特别关注台湾人民的吃饱与农产品物价和省政府组织效率与清廉问题。

第二,蒋介石也在228起义后的隔一年,就是1948年初来台湾了解情况, 同年12月还特别派自己的心腹陈诚来台湾接替魏道明担任台湾省主席,而后于1949年也同意陈诚代表国民党政府在台湾推行“375减租”国民党自己版本的首次土地改革,让台湾老百姓正式过上佃农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岛内的治理也比228起义发生前来的有秩序和清廉。至于,国民党军队在228起义发生后在台湾的镇压,也并非是针对台湾人民,而仅是如同对待其他大陆省份一样,用“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愿意放过一个”的态度,来清理共产党在地方的发展,甚至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解密蒋介石给陈仪的电报里,可以发现到蒋介石对台湾人民是非常爱护,尤其是他还特别命令陈仪“严禁军政人士对台湾人民施行报复,否则以抗令论罪”。 由此可见,除了蒋介石派军队来台湾要平乱与清剿共产党在台湾的发展外,台湾人民并不是他想严厉镇压的对象,甚至还心怀仁德的希望自己的军政人员对台湾老百姓克制不要进行报复行动。 再说,228起义发生后几个月,岛内也因当局的无能呈现“无政府状态”的暴动,出现了各种岛内势力相互械斗与官民械斗的情况,由此可知,228起义的开始不是为了要杀所谓那个“特定族群”而起来的事件,更不是一个族群矛盾冲突的问题。换句话说,228起义反而是给国民党蒋介石一个治理台湾当头棒喝的提醒, 同样228起义中与中国共产党在岛内并肩作战的同志也是各种族群都有,而且目标一致就是打倒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地方腐败政府,配合祖国解放战争一起完成统一大业。因此,我们研究228起义时,就必须用非常客观从当时人民的角度与政府的角度,甚至中国内战的角度来了解全局,而不能出现历史错觉产生断层,甚至还扭曲历史原貌而伪造历史观成为政治打手。

总之,228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失败的起义悲剧,而不是“台独”与民进党政客们所谓族群冲突而产生的悲剧。 所以当大家过于关注228起义与族群融合的讨论时,我们是否应该了解到228起义的本质,并同时了解台湾同胞在80年代开始普遍了解228起义时的最初感受,而且更应用中国内战的全局历史角度来看228起义与在台湾地区以外的解放斗争的互动关系。 因此,在纪念228起义70周年的时刻,笔者身为台湾同胞就希望两岸早日统一,不要让228起义与白色恐怖牺牲同志与受难者的血白流! 当然,更希望能做好日后统一治理台湾的准备,并用228起义的历史经验创造出稳定过渡,给台湾老百姓免于动乱可以安居乐业的生活。

(王裕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籍博士生)

qrcode_for_gh_171d8cb8e220_258.jpg

责编:李鹏宇、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