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卡”:变“贵宾卡”为“通行证”

2017-02-28 15:16:2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绿卡的实际作用距离当初设置“中国绿卡”的初衷——吸纳外国优秀人才,为本国发展服务,仍有很大差距。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中国绿卡”和“外国绿卡”(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等)在设定上有某些“倒挂”之处。

斯蒂芬·马布里(Stephon Marbury)此前为NBA球星,目前为北京队效力。图为马布里于1月北京的一场全明星赛上。他是去年1576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之一。

斯蒂芬·马布里(Stephon Marbury)在上篮,他是去年1576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之一。 图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海客说】

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5年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中国开始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至2014年,中国仅批准7300名外籍人士获得永久居留证。尽管以前中国吸收了一部分优秀海外移民,但这些移民多以少量高层次人才为主。有学者认为,随着对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国家提升软实力的手段,中国可以考虑扩大授予中国绿卡对象的范围,使更多不同层次的人才流入,填补中国各领域需求岗位的空缺。

那么如何理解现行的中国移民政策?“中国绿卡”与“外国绿卡”的获取方式有什么区别?中国移民政策在吸引外国优秀人才方面面临哪些瓶颈?海客特别邀请旅加学者陶短房为海外网(m.haiwainet.cn)撰稿,通过比较中外核发绿卡的性质与程序,分析中国绿卡难以发挥引进优秀人才作用的原因。

---------------------------------------------------------

据《纽约时报》等外国媒体报道,2014年获得俗称“中国绿卡”的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士,总数量达到1576人,比前一年增加了163%,这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招才引贤力度的增大。

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迫切的高端人才引进需求,区区每年千余人的“中国绿卡”颁发数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在中国居住、服务了许多年,作出很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因够不到“拿中国绿卡”的门槛,不得不一直拿着工作签证,有些甚至只得在工签期满后黯然离去。

有观察家指出,“中国绿卡”绝对发放数量本就极为有限,宝贵的名额又大多被华裔、名人、大腕所占据,尽管自2004年设立以来,满足了部分被引进人才的需要,但距离当初设置“中国绿卡”的初衷——吸纳外国优秀人才,为本国发展服务,不能不说仍有很大差距。

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中国绿卡”和“外国绿卡”(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等)在设定上有某些“倒挂”之处。

美国、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身份每年颁发数量很多:2015年美国吸收移民总数逾100万人,而2016年加拿大移民总配额高达30万,2017年更达33万之多。但这些发出去的“绿卡”都是按照“总量控制,分门别类”的原则发放的,哪些是“经济类”(俗称“花钱买身份”)、哪些是“技术类”(即和中国类似的“引进专门人才”)一目了然,不同类别的引进对象,均设立了明确的年龄、学历、教育及工作背景、语言能力、财务负担能力标尺,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这些标尺,符合这些标尺者可以申请永久居民“身份”,经严格考核程序后颁发,“持卡”人凭“绿卡”和“工卡”在工作、居住、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准国民待遇”,但能否找到对口工作、薪酬多少、职位如何,则完全是市场行为。

而“中国绿卡”则正好颠倒过来:它不是在“国门边上”核发给申请进入中国者的,而是发给已在中国工作多年、并具有相当高职位的外国人的,“住满年限”、“高级管理人员或相当身份”、“薪酬标准”这“三大条”尽管8年来屡屡修改,但大原则却并未变过。

如果将中外两种“绿卡”制度打个简单的比方,那么“外国绿卡”是“通行证”,只有取得“绿卡”才能以“准国民”身份入境,获得和本国公民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求职资格;“中国绿卡”则是“贵宾卡”,是颁发给早已在中国功成名就外籍人士的一张附加若干“VIP权限”的“奖状”。

这种“倒挂”所带来的尴尬不言而喻:“中国绿卡”理应为招才引贤提供方便之门,但“贵宾卡定位”却让它只限于被那些早已在“方便门”之内的“成功在华外国人”所获得——这些人本就已经被成功引进,“中国绿卡”不过锦上添花,而那些最需要者却一卡难求、望门兴叹。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中国绿卡”当初设立时,借鉴了美国管理外籍留学生“绿卡”发放的某些原则,即“住满年限”、“找到对口工作”、“达到薪资标准”,但美国此举意在筛选在美外籍留学生,确保最优秀者留下,并非所有“绿卡”都照此办理。

要充分发挥“中国绿卡”在引进和稳定外国优秀人才方面的“助推”作用,当务之急,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当初因种种原因被颠倒的“因果”重新理顺过来,即像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那样,将“准入”关口放在“国门”,根据国内人才需要和缺口,为申请“中国绿卡”者设置相应的专业、学历等门槛,并根据需求变化随时调整。此外,分门别类,将“引才”、“团聚”、“投资”等不同类别的“绿卡申请者”区分开,仿效加拿大等国设立各类别移民的年度总名额上限,也是十分必要的。(编者:“团聚”类别的移民在美国和加拿大较为普遍,虽名额每年在变,但数字必须公布于众,并设置名额上限,以防挤占“引才”类移民。)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1486973868762542.jpg

责编:刘思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