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首提反“港独”的深意与善意

2017-03-07 14:13:5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正是有了“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定海神针,某些小丑想跳梁才跳不高。

__20161109114507579514(1)_popup.jpg

香港社会团体支持人大释法反“港独” 图源:星岛日报

【海客说】

近几年来,香港社会有一股“辱华”、“反中”的逆流在涌动,破坏着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这也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在今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港独”。作为“一国两制”的试验田,香港的社会发展与稳定检验着这一政策创举的真理性。外界不乏看衰“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声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同样也首次强调确保“一国两制”在港澳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海外网(m.haiwainet.cn)特邀港台腔专栏作者王大可解读分析总理报告对香港问题的论述。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港独”,强调称“港独”是没有出路的,可以说最近引爆了舆论圈。这个事情怎么看?在港台腔看来,应该放入政府报告整个涉港澳部分的语境中去琢磨。媒体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报告同样首次强调,确保“一国两制”在港澳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

我们不妨先岔开话题说两句。此前香港特区政府严防“港独”进校园。前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在开学典礼上,首次明确表态不支持“港独”。然而,港大学生会长孙晓岚竟然在演讲中公然鼓吹“港独”,说出了“香港不是中国”(Hong Kong is not China)这样的言论。

“言论自由”成了某些人的护身符。他们表示,任何“有关香港前途”的“讨论”,均应被鼓励,不应被禁止,而在校内讨论“港独”永远不应是“禁忌”。但遵守宪法和基本法是公民社会的常识。宪法保护言论自由,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 “讨论”罔顾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再说,某些人若真的是要讨论,那么意见就不应一面倒,应该要同时谈论反“港独”的意见。

马斐森已经辞职了。从港媒的反映和猜测看,很可能跟他反”港独”的表态有某种关联。香港特首梁振英多次重申,根据“一国两制”要求和基本法的规定,校园没有讨论“港独”议题的余地。在香港大学校园里撑“独”赚人气的氛围下,马斐森似乎有些寡不敌众。某种程度而言,“港独”就是反例,可能导致“一国两制”在港施行的变形和走样。

“一国两制”的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好的,是出于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双赢的操作思路。但“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的善意,却没有换来应有的理解和默契。内地与香港在经济、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两制”的差异不能够否定或冲击“一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必须坚守的底线。有人却认为有机可乘,要拿两制来说事甚至铤而走险。

目前来看,可以被定性为“港独”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明确提出、制定和鼓吹“香港独立”、“香港建国”等政治主张的组织或个人;积极宣传、组织、策划和参与“港独”、或以“港独”为目标的“社会公投”、“主权自决”活动,并主张或实施以“暴力”、“公民抗命”等极端方式争取“港独”、“公投”或“主权自决”的组织或个人;勾结、借助外国反华势力推动“港独”的组织或个人。符合这三项标准的包括“香港众志”、“香港民族党”、“本土民主前线”、“热血公民”、“社民连”等,而参加并支持、认同和实践其组织纲领的人,都可以认定为“港独”分子。

他们歪曲“本土”概念,试图以“自决”、“港独”为号召打开政治票房。这种做派,当然背离“一国两制”初心,是任何有民族大义和国家意识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这种情况下,也有人开始不淡定了——“一国两制”为啥HOLD不住了?

“港独”这几年沉渣泛起,对“一国两制”的冲击和挑衅是事实。但是否就代表“一国两制”不行了?

非也。正是有了“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定海神针,某些小丑想跳梁才跳不高。比如,针对“港独”分子在立法会的宣誓闹剧,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11月主动释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港独”问题,而香港法院也取消了两个“港独”分子的立法会议员资格。

司法判例的现实支撑切实表明,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是独立的“政治飞地”,这一基本事实所对应的各项政治前提香港的从政者都需尊重、遵守,谁挑战它们,就须付出代价。目前,几个宣誓时有问题的议员,资格也正处在司法复核中。从这个角度看,中央的战略定力一览无遗,对“一国两制”的维护不遗余力。谁妨碍这一政策在港的正确实施,试图让它走样、变形,谁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中央绝不可能容许“港独”愈演愈烈,以至任其踩到红线。对“港独”露头就打,才能打出东方之珠几十年的长治久安。

但愿“港独”只是香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一个小插曲。“去中国化”和疏离祖国的行为没有任何前途。毕竟,香港与国家是无法分开的命运共同体,没有“中国梦”的大前提,“香港梦”也难以实现完成。

从这角度,或许更能理解总理报告的深意和善意。(文/王大可)

本文为海外网“港台腔”(微信ID:gangtaiqianghktw)栏目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放眼两岸三地局势走向,独家评论港台时事热点,港台腔还有更多精彩分析。

qrcode_for_gh_0fc5cbdf446f_258.jpg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