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客说】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共回答了18位记者的问题,其中有6个是有关国际方面的问题,如中美关系走向、朝鲜半岛局势和中俄关系现状。外界普遍关注李克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它们透露了中国处理国际问题什么样的姿态。与往届记者会相比,本次记者会上反映的决策层对外口径出现了哪些变化?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将发挥怎样的影响?旅加学者陶短房向海外网(m.haiwainet.cn)来稿,对以上问题做出解读。
-----------------------------------------------
3月1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回答了与会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和往届相比,本次人大全会闭幕后的例行总理记者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外向”和“国际化”:“涉外”话题多,“国际”色彩浓厚,最突出的例证,是“开门三板斧”——记者会上总理回答的头三个问题,居然“招招外向”。
第一个问题(CNN所提),问的是中美关系,以及如何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打交道;第二个问题(央广所提),问的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能否在世界经济疲软大背景下继续扮演世界经济推动者的角色;第三个问题(彭博社所提),问的则是所谓“群主退群、中国怎么办”问题,即在美国收缩其全球贸易体系中主导作用背景下,中国是否愿意“取而代之”的问题。
“招招外向”的“开门三板斧”,和中国在全球版图、尤其“地球村”时代中国在全球贸易版图中地位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尽管中国迄今在“是否当群主”这一敏感、尖锐话题上出语字斟句酌,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大国和新兴外交“一极”的地位在那里放着,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相应的瞩目、期许,乃至争论和猜疑,这是不以单方面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从中外记者“开门三板斧”所提问题不难看出,“特朗普时代”人们对全球化、对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全球治理的前景,出现了普遍的焦虑和疑惑,尽管在美国当“群主”时代,人们对其家长制作风和“单边规则”啧有烦言,但那毕竟是一条早已被普遍习惯了的运行轨道。如今这条轨道变得突然有些模糊不清,在全球化、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等领域,中美近期仿佛“错拿了剧本”,原本喜欢强调“国情”、“特色”的中国,如今更有意愿和勇气登高一呼,大谈自由贸易、全球化的重要意义,而原本整天将“自由贸易”、“拆除壁垒”挂嘴边的美国,如今却自弹自唱、自得其乐地高歌“美国第一”。在如此混乱、胶着和微妙的氛围里,中国决策层怎么想、怎么做,不仅对与会记者,对很多国家、很多方方面面的群体和个人,都是至关重要、不容不关注的。
从记者会上围绕“开门三板斧”的问答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较以往更加明晰自己在当前“全球化大版图”上的角色、地位,更理解外界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关注、以及关注的理由和动机,总理的回答翔实、务实,有分寸,空洞的理念和新名词不多,数据、论据和基于其上的理性分析不少。这表明中国及其决策层正逐渐适应、习惯自己在“大版图”上的角色和位置,并迅速开始学会如何让场内外“听众”和“围观者”迅速理解自己的观点、意图,从记者会结束后短短几小时的外媒反应可以看出,这一次“认为自己听懂”的外国人,显然较以往更多。
从“开门三板斧”中两记“洋板斧”的内容不难看出,对于中国的新地位,许多外国人抱着比较复杂的态度,一方面在“群主退群”、全球贸易又需要“火车头”和“轨道”的情况下,希望有个国家挺身而出“干脏活累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能否胜任、是否“别有动机”顾虑重重、疑神疑鬼,这种态度堪比战国末年韩非对秦国崛起的矛盾心理,在这种微妙背景下,既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又要利用一切平台,释放出一种平和、务实、科学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观”,是非常重要的。
或许从本届开始,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人大全会闭幕后例行总理记者会的“外向”和“国际化”趋势——一如中国及其决策层,以及世界各国也同样需要这种适应一般。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思悦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