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图源:人民网)
【海客说】
近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与美军以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为中心的航母战斗群在东海进行了联合训练。日媒分析,此举或意在制约朝鲜以及中国。这不禁让我们联系到前几天通过的日本2017年度预算,其中,防卫相关费费再创历史新高。连年高涨,日本军费何以居高不下呢?海外网(m.haiwainet.cn)约请了旅加学者陶短房为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解读。
-------------------------------------
日本参议院院已经通过了2017年度预算,其中“防卫相关费用”(军费)为5.1251万亿日元(约合448.4亿美元),这不仅创下日本战后防卫费的历史最高纪录,且较2016年度增加1.4%,连续5年增长也是战后罕见的。
众所周知,自“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朝野已逐渐习惯了“过紧日子”,上世纪80年代名噪一时的“全球不动产、艺术品大买家”早成明日黄花,各方面公共开支也竭力精打细算。为了增收节支,现任首相安倍明知会遭到公众不满,却也要硬着头皮强推消费税增加,日本政府的“钱袋子”之紧,由此可见一斑。既然如此,日本军费何以连年居高不下?更令人费解的是,和上世纪80-90年代初的突飞猛进相比,如今日本自卫队的实力提升似乎远没有那么突出和醒目,至少和军费的增速不太相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首先,日本真正的“保护伞”是日美安保条约和美国强大的军力,而日本自卫队则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美国远东乃至全球战略格局上一枚棋子、一个配角的角色,因此有些“高消费”是美国强加,不得不然。
比如说,日本海上自卫队并不具备单独远洋作战能力,原本只需配备有限的的补给舰,无需太大吨位,也不必拥有很高的巡航速度以跟上编队。但美国自里根时代起不断要求日本“配合美国全球战略”,促使日本在21世纪初花费430亿日元建造了两艘最大航速24节、满载排水量2.5万吨的“摩周”级补给舰,这些“高大上”的数据更像是给美国舰队、而非给日本海自的编队配套;此外,近几个年度日本军费中都列入美日SM3-Block2a舰空反导导弹的研发费用,2017年度更列入PAC3地空导弹改造费用(计划将防护范围翻倍),这些固然有日本防范朝鲜弹道导弹威胁的考量和现实需要,但更多却是“为美国服务”的——但要日本埋单。
其次,日本装备购置费十分昂贵,且不断攀升。
比如说坦克,日本的90式单价高达870万美元,与之相比,公认性能更好的德国“豹-II”单价仅57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M1A1坦克的单价更只有不到300万美元。为此,日本不得不研制“经济版”的10式坦克,结果这个性能缩水的新坦克,单价竟然达到950万美元左右。
又如战斗机,日本在美国F-16基础上研制的F-2战术战斗机,单价达到令人咋舌的1.08亿美元(2004年币值),差不多相当于原版F-16的2.5倍,而性能上却并没有什么显著提高。如此高昂的价格,让原本141架的装备计划最终被削减到94架,2011年松岛空军基地被海啸淹没,18架F-2损毁,其中仅6架能勉强修复(修一架也要几十万美元),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巨额开支。
由于单价太贵,日本自卫队采购军火往往“少量多批”,比如10式坦克,自2010年定型投产至2014年,装备数只有区区13辆。而稍有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订货量越少、订货周期越长,生产成本就越高,单价也自然水涨船高,这就形成了一个“价格贵所以买的少、买的少所以价格贵”的恶性循环。
2014年,日本通过所谓“武器出口三原则”,大大放宽对武器出口的限制,其重要考量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海外订单摊薄成本,降低本国武器采购单价。当时日本方面信心满满,国内一些分析家也津津乐道于“日本有哪些王牌武器可以出口”,传得沸沸扬扬的包括10式坦克、F-2战斗机、US-2水陆两用飞机(传说印度要买),以及“苍龙”级潜艇(当时许多人认定澳大利亚一定会订购)等等,但3年过去,传说中的“大单”几乎都没了下文,澳大利亚潜艇大单给了法国人,印度“水上飞机订单”以典型印度风格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拖着,至于其它传说,则依旧是传说而已。
正如一些国际分析家所指出的,除去营销方面的一些痼疾,日本军火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关键仍然是价格太高、性价比不强。“太贵所以没人买、没人买所以太贵”的恶性循环,在国际军火市场也同样有效。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军费居高不下,装备改善却不能同步提升。有统计显示,1989年日本武器采购费为4000亿日元,2012年则为2.56亿,升幅高达638%,但同期日本自卫队的装备水平,却与如此惊人的升幅不相称。
此外,由于人工费高昂,装备数量稀少,日本自卫队的装备维修费也常年居高不下,如2017年度预算中,仅海、空自卫队舰艇和飞机直升机的修缮费就高达2065亿日元,这同样会令日本军费水涨船高。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