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未必赢在终点线

2017-05-10 09:03:1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近日,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引发关注。9岁男孩吴耀杰将自己的压力写进歌词,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也令不少家长陷入沉思。(5月9日人民日报)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这句话成了家长“望子成龙”的理论依据。一些父母总是在盼望孩子快点长大,快一点达成父母心中的期盼。

“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那我家的也要一样,至少不能比他差啊。”在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家长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又传递给孩子。孩子要从越来越小的时候开始担心随时被踢出局,他们被急匆匆地教导如何坐在桌子前用纸笔写作业,参加早教班、才艺班、素质拓展班等各种培训班,甚至有的孩子一岁开始学认字,3岁开始学外语,还有钢琴、围棋、绘画、游泳。尚未上学,孩子就每天在和时间赛跑。他们已经开始过早学习一些预备学术技能。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压力堪比小学生,学前教育成了“超前教育”。这一切,无异于拔苗助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恰恰“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超前学习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不适用的。一些孩子过早参加了学前教育,却因为生长发育阶段决定了理解力跟不上,导致似懂非懂、似学非学,反而影响了日后正常的学习,破坏了学习兴趣。

读书就像跑马拉松,不求跑的有多快,只求跑的更长远。用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一味追求速度,即使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跑不到一半就难以坚持下去,也就未必能赢在终点线上。

比起在学术技能方面的“抢跑”,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孩子的教育重在激发天性、保护个性,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学习走路、说话、阅读和算术都有他自己的速度,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进行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学习。学前教育也应该有科学的规划,让学习内容和孩子的成长阶段相适应。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静静地等待他慢慢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家长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与其让孩子们在匆促的跋涉中疲于奔命,不如让他们慢下来欣赏周边的风景,认真地发现自我。(蔡 霞)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