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能源局原局长讲的两个小故事说起

2017-05-17 09:48:3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的倡议能够获得这么多国家的响应,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一倡议符合这些国家自身的利益,是他们的主动选择。

图片1.png

2月5日,一列来自哈萨克斯坦装载有720吨小麦的火车驶入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29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这次峰会,表明“一带一路”在这些国家受欢迎程度之高。在世界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有人质疑“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对相关国家施加政治影响力,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些质疑似乎忽略了“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些国家自主选择的结果的事实。为什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会得到那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海外网(m.haiwainet.cn)解码中国栏目专栏作者王少喆通过两个小故事,对这一问题撰文分析。

-------------------------------------

14、15日,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吸引了包括29个国家元首在内的大批外国客人的参与,而态度暧昧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从一开始的拒绝、怀疑到后来的派出重要官员参与,上演了一出引人瞩目的“反转剧”。有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对中国成立的亚投行态度最为抵触的国家,已经展示出有意加入的姿态。就在周一的“一带一路”论坛上,美国代表团表示,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国企业组成的美国“一带一路工作组”将成为该领域合作的一个环节。

很多西方人其实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会得到那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是不是在搞新版的“马歇尔计划”?日前,笔者聆听了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16日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高峰论坛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的几个故事,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个故事是:1963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一举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原油自给有余并有少量出口。但这只维持了30年。1993年,中国重新成为原油纯进口国,并且逐年增加。去年,中国石油进口已经达到3.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65.2%,今年一季度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为此,中国积极参与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运输通道的建设,主要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盛产天然气的国家,2005年出口天然气340亿立方米,但只有俄罗斯和欧洲这一单一市场,出口价为每立方千米仅44美元的“白菜价”。2006年,张国宝率团访土时,时任总统尼亚佐夫提出愿意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下,2009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建成投产,与中国的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相接,惠及2亿多人口,已累计向中国输气1645亿立方米。由于有了多元化市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价格也大幅上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如今处于沙漠腹地的阿什哈巴德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现代化首都。伴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互信合作得到加强,成为利益共同体,也推动了其他领域的经贸合作。

53BC9D4B1BB74DDFAEECC210B2C942D7.jpg

2013年5月28日,土库曼斯坦马雷州,即将投产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天然气处理厂。 图源:中国能源报

另一个故事是: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盛产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国家,也是与中国有着油气等方面友好合作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相关部门的官员曾经找到张国宝,希望能够通过“欧亚大陆桥”向中国或是东亚其他国家出口小麦。张国宝为此联系了多个相关部委,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解决。直到2017年2月,720吨哈萨克斯坦小麦才首次由中国过境发往东南亚的越南,中哈粮食过境安全大通道正式打通。哈萨克斯坦小麦通过铁海联运过境中国,运至东南亚国家仅需20天左右,交货期限大大缩减,提升了哈麦较同类小麦在货价和运线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解决了中亚、中欧班列运载实箱出去多返回少,返程空载比例大的难题。哈国小麦过境连云港业务正式启动,也为中亚或东南亚更多的农产品从欧亚大陆桥过境,打开了一个新的路径。2017年哈国小麦将会有近50万吨小麦过境连云港口岸走进东南亚市场。

1120413593_14862919265271n.jpg

2月5日,在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码头工人对过境的哈萨克斯坦小麦进行换装作业。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两个小故事都不长,却很说明问题,那就是:不同于西方国家一些人的想象,中国并没有通过一个名叫“一带一路”的战略,向中亚等相关国家投放自己影响力的“阴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往往都不是中国一方“拍脑袋”做出的决策,而往往是相关国家主动向中国提出的,而且完全是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提出的。无论是在土库曼斯坦向中国提出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多元化其出口市场;还是哈萨克斯坦提出经由中国过境,向东亚国家出口小麦,都完全是当事国根据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做出的自主决策,中国只是顺应他们的提议,做出了有利于双方的“双赢”安排罢了。为什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获得那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其原因也正在此:它是中国对中亚等未充分参与全球化进程、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是对基础设施已经陈旧、发展后劲不足的欧洲老牌发达国家发展需求的回应。逆推则难,顺迎则易,大抵如此。

20170513090105472.jpg

大批哈萨克斯坦顾客在合作中心的商贸城购物后,准备乘车出关(资料图) 图源:大公网

那些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的人,更是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明显不同。且不说欧亚大陆内部,几千年前已经存在着天然的商业、人文联系,只是在近代这种联系逐渐衰落,中国的倡议是将这种联系重新拾起罢了;就是比较这二者产生的背景,也有很大不同。“马歇尔计划”产生之时,美国携二战胜利之威,驻扎在从德国到朝鲜、日本的欧亚广阔土地上,是很多地方的实际统治者。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行,自然不会遇到些许的抵抗。但中国今天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却完全不同,中国并没有在这些国家有一兵一卒的驻军,也根本没有当初美国对这些国家拥有的政治影响力,而完全是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这些国家处理关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倡议能够获得这么多国家的响应,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一倡议符合这些国家自身的利益,是他们的主动选择。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何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其原因难道还不明显么?(文/王少喆)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1462N1B8-64L.jpg

责编:刘思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