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父母同住么?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

2017-05-22 16:06:1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西方社会的处理方法让子女与父母同住时减少了很多矛盾,或许我们能从中借鉴。

82275545_5.jpg

家庭中的重大决定得跟父母商量 图源:网络

美国最大的华人论坛文学城5月18日发出了一篇帖子《最近特别烦我妈妈》,引起了社会对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子女关系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该帖子作者称,自己在美国奋斗了10年后,把妈妈接来和自己住,但是家庭生活非常不和睦。作者的妈妈不仅看不惯孩子请清洁工打扫房间,而且也看不上孩子的男朋友。作者为博妈妈开心想搬去妈妈曾经说喜欢的地方,但真要搬过去时,她的妈妈却说现在住的地方比较方便。最后作者没办法只得说和她妈妈分开住,不料妈妈却为此生气,说这样还不如回国。该帖子目前已被超过30000名网友阅读,并有超过100条留言。相信引起网友们共鸣的原因不外乎是和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千古难题,在孝顺和自由之间仿佛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1495440487272491.png

文学城网站该帖截图

与父母住在一起是否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矛盾呢?在中国,与父母住在一起被视为子女尽孝道的一种方式。因为要照顾父母,从而邀请父母与自己同住便占了很大比例。如同文学城发帖的作者一样,在很多情况下,子女不忍心让父母独自居住,便让父母与自己同住,很多父母不会拒绝,这样便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在西方,情况刚刚相反,不是父母,而恰恰是子女要求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情况很多。而这些子女考虑的更多的是实际因素。不论如何,和父母住在一起倒是一个东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事实。瑞士的一份调查报告或许能说明问题。

据《当地瑞士》报道,瑞士一份5月份的调查显示,被采访的1067名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瑞士人之中,超过1/4的20-29岁的瑞士人仍然和他们的父母住在一起,很多人甚至不会给家庭开销做任何贡献。45%的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轻人不用承担任何租金或食物的费用,19%的人每月交100-300法郎,14%的人每月交给父母少于100法郎。

1495440652610640.jpg

西方父母与子女同住 图源:《纽约邮报》

至于住在家里的原因,考虑到瑞士的房租是世界最贵的这一现实,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付不起出去住的费用是他们住在家里的首要原因。为了以最小的花费享受最具优势的条件,与父母住在家里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住在家里的原因是不想承担诸如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庭琐事。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想放弃消费诸如昂贵的衣服、度假和夜生活等奢侈品,如果他们从家里搬出去,当然就无法支付这些了。

根据报告分析,在父母家里居住更长时间这一趋势大部分应归因于人们在教育上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不过与西方孩子缺钱,于是住在家里的情况不一样,文学城的帖子的作者所经历的更多的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子女因与父母发生矛盾,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情形。尽管如此,西方社会的处理方法让子女与父母同住时减少了很多矛盾,或许我们能从中借鉴。

首先,被依赖方没有对对方表示不满情绪。对于许多西方父母,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与自己住在一起并不会让他们过多地烦恼。那么对于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的中国父母,中国子女似乎也应该不要对父母产生过多的防备心,不应为父母与自己住在一起而感到烦恼甚至是不满。

其次,西方主流社会的宽容性。西方主流社会并没有把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年轻人看做是不成熟的。据《纽约邮报》报道,尽管由于你想要免费的食物和住处,并在地下室玩电视游戏,因此和父母住在一起是一件丢脸的事,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不成熟。由于想和父母更亲近从而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则应该是一件好事,由于想省钱做生意因此和父母住在一起就更不应该感到难堪了。那么对于把孝顺视为美德的中国社会来说,父母和孩子住在一起更应该被宽容对待,不应把它看做是父母对子女的依赖。

最后,适当承担家庭责任,并遵守原则。美国福布斯杂志给要与自己的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年轻人的建议:1、不要利用父母的仁慈;2、如果你没有付房租,做一切努力以满足对你的要求;3、如果你的父母喜欢干净,保持你的房间整洁干净;4、尊重你的父母的时间表;5、不要问你的父母要花在娱乐上的钱;6、承担你能付得起的消费账单;7、对父母有礼貌;8、遵守他们的规则。那么为了减少矛盾,获得幸福的家庭生活,对于要与孩子住在一起的中国父母,也应当注意,毕竟住的不是自己家,平时要遵守孩子的时间表和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给孩子增添负担,还要保持自己住的房间整齐干净。(文/刘思悦)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刘思悦、海客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