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两周的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要求运营企业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线下服务团队,加强车辆调度、停放和维护管理。要求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并要求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
共享单车自从投放市场以来,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受到各地市民的普遍欢迎,共享单车从小众流行出行方式成长为大众共享出行工具,在一些城市大街小巷,共享单车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共享单车之所以会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一是便利市民短途出行,方便接驳公共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二是骑单车出行还能锻炼身体,而在当前不少城市时有污染天气出现情形下,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出行方式,显然应当鼓励发展。
共享单车的远行需要文明的路基。“公车私用”、“花式载人”等不文明行为已然成为社会伤疤,无座车、裸胎车等“缺胳膊少腿”的横尸遍野更是让人义愤填膺,另外还有一些人骑行共享单车之后乱停乱放,影响与妨碍公共交通。
就像交通部《指导意见》的出台一样,共享单车的维护已是迫在眉睫。共享单车的实名制对于保护共享单车无疑是有益的探索。实名制有助于提高大家的责任意识,增强自己对单车的保护观念。有利于培育市民爱护共享单车的意识,
减少乃至杜绝损坏共享单车与乱停乱放行为发生,不单有利于共享单车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使其在更大程度上便利民众生活,而且有利于提高市民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提高市民素质与道德水平,进而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积极的作用。从以上意义来说,共享单车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值得期待、值得推行。
小单车要行稳致远,除了实名制,应靠全社会一起付出更多努力,形成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企业要改进技术、精确定位,提升防盗、防破坏的自身机能,跟进维护修复。政府要科学投放,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治,肩负起文明用车的教育宣传、打击破坏单车行为的主体责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公民要逐步提升文明素养,自觉远离不文明行为,同时更要敢于站出来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要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就需要有更多的探索和努力,共享单车就是考验城市管理的一张考卷,城市管理者能否交出满意的答卷,需要集众智、惠民生。(李茂君)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赞
踩
路过